窗口单位便民设备不便民 便民设备不便不如不建
天津北方网讯: 不少市民近日向本网反映,一些基层窗口单位的“高科技”便民设备,总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使用,原本是“便民”的初衷,却因为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伤了“民心”。
市民王先生在朋友圈讲述:日前,他来到王顶堤的一家银行办储蓄卡,按排号耐心等待,大约1个小时才排到他,但被告知,为节约时间,储蓄卡需自助办理。在王先生的询问下,大厅工作人员才将他引至一台放置在角落的机器前。这台机器不仅可以现场自动拍照,还可以电子签名,王先生仅花了1分钟,就办好了卡。“机器这么先进,明明1分钟就能办好的事儿,为什么没人告知!”王先生气愤地表示。此事发在朋友圈后,王先生的朋友纷纷留言,讲述了自己类似的遭遇。
让便民之举真正落地
市民王先生:如果引导人员在我进门后主动询问并及时告知的话,既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也能够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上级部门本着便民、高效的目的,花大价钱、大力气安放的“高科技”设备,却因为基层服务意识的欠缺,造成资源浪费,实在是好心没办成好事。
大学生梁斌:一些听起来非常“便民”的设备,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供“便民”服务。之前听说“乘坐出租车可以使用城市卡付车费”,前几天出门忘带钱包,打车回家时本打算刷卡,但被告知不能使用,既然是为“便民”建的,如果“不便”,不如不建。
让便民之举真正便民
银行投诉热线工作人员: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在于我们部分基层服务人员工作懈怠、服务意识不强,我们会继续进一步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明确服务人员的职责,并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技能培训。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陈耀东:建设城市高科技便民设施,是政府对于民生需求的积极回应,既然是一件“得民心”的事情,就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增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完善监督和投诉机制,同时,也要积极鼓励他们推广、使用新设备,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真正地实现“上策下达”,让便民之举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