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靠规则 改造熟人社会须清洁“土壤”

16.06.2015  15:11

      今晚网讯 (记者 孔令彬)连日来,本报关于“如何面对陌生人”的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关注。近日,本报“今晚调查”通过96860公众服务中心、今晚报手机报、今晚网开展的专项调查结果值得社会关注、公众深思:选择“办事信任制度和规矩”的人,不到四成;愿意“在公正透明的社会环境中依规办事”的人,仅占七成。
      本次接受调查的共有346人,针对“在就学、就医等情况下是否找熟人托关系”的调查显示,有39.02%选择“不找熟人,该怎么办怎么办”;6.07%选择“犹豫找不找”;26.01%选择“托熟人了解情况,再按规矩办”;23.7%选择“找熟人托关系,最好能开绿灯”;5.2%选择“其他”。其中,“找熟人了解情况或托关系”占有近半数的比例,说明不管是否管用,被调查者都曾把找熟人作为办事的一种主要方式。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7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愿意依规办事,不再寄希望于熟人、关系。刚刚为孩子上幼儿园报完名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在给孩子报名前,他曾寄希望于找找熟人,但被回绝;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通过正常网上报名途径,孩子很顺利地进入了理想中的幼儿园。“说白了,托关系找熟人,其实是一种‘别人也找,我要是不找就吃亏’的心理在作祟。就拿孩子入园这件事说吧,各项规定一清二楚,找熟人未必进得去,不找熟人也未必进不去。”吴先生说。
      天津市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心理学教授、市法制心理学会会长刘援朝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反映了对整个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某种不信任,许多人选择相信熟人而不是规则,成为熟人社会形成的土壤。如果大家都相信制度、相信法律了,都不会找熟人了,社会环境也就会慢慢好起来。每个人都应该抛弃“不找熟人即吃亏”的心理,让社会事务纳入到正常透明的轨道上来。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