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中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

11.01.2015  19:54

【光明日报·理论·实践】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范颖、吉林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范春艳

媒介伦理理论是经历了“意见自由市场”“社会责任理论”“媒介责任管理”的不断修正与演化发展而来的。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福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在国际关系的博弈中,国家通过媒介构筑自己的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这使得由话语建构的媒介环境成为了一种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资源。在媒介全球化的今天,谁获得话语权,谁就可能高效地推行国家外交政策,在国际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国际传播中关于国家议题的媒介形象问题,各国传媒学者也正在将关于主流媒体与国家关系的研究向全方位、多角度视角延伸。但也应当看到,在国际传播中,媒介在构筑话语权的同时亦需强化媒介伦理观。

国际关系的良性发展需要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在论述国际关系建设时基本都涉及了舆论因素。诚然,主流舆论的形成受诸如制度、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传播媒介的存在为主流舆论的形成提供了相对温和的土壤。对此,美国著名记者、专栏作家李普曼的观点极具参考性。19世纪20年代,在以“舆论是由报纸形成”为主流思想的背景下,李普曼在媒介领域内阐述了报纸与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产生怀疑。在李普曼看来,倡导民主的人们认为报纸是可以治疗自身伤痛的万能良药,但是若分析报道的性质、报业经济基础的话,报纸似乎并不完全可以说是导致舆论形成的手段,虽然它确实或多或少地在强调着报道的那个事实。于是,李普曼在其传播学著作《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在他看来,拟态环境是由传播媒介在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的由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

显然,李普曼时代的媒介环境与现在迥然有异。今天,由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体建构的媒介环境下,普通受众能够获得来自世界范围内自己无能力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信息,而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依靠媒体,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以强大的新闻采集能力在民众间占据主要地位。但由此衍生而来的问题是正如李普曼所说,我们得到的信息实际上并非是客观现实环境的再现,而是经过传播媒体选择、加工以后向人们提供的拟态环境,而且这个拟态环境往往还要受限于“不是看了之后再定义,而是定义之后再去看”的刻板印象之中。普通的信息传播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国际传播。普通受众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获取渠道基本是依靠本国的媒体,就把本国媒体的论点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客观事实。当普通受众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时,往往把这种拟态环境当作是真实的客观现实环境来接受,并以此来做出绝对真实的行为反应。

也就是说,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在民众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会深刻影响民众的感知,形成民众对事物的意见,甚至引导民众的行为。而现代民主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能用舆论参与的方式影响国家政策,从而影响国际关系。为了维护国际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需要呼吁媒体从业人员媒介伦理的理性回归。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