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工会干部这10年·上篇】职业化工会主席:激情燃烧的十年

22.07.2015  10:27
来源:    ——《工人日报

●“社会化招聘、派遣式用人、契约化管理”创新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产生路径与管理模式    ●从职业化工会主席到社会化工会干部,吉林省工会不断创新让基层工会保持旺盛的活力    ●从解决建会难,到开展工资协商、推动帮扶救助网络转型升级,工会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
【社会化工会干部这10年·上篇】职业化工会主席:激情燃烧的十年

  编者按
  2005年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职工总数不断壮大的年份。吉林省长春市,这个曾以国有经济占据重要经济命脉的地区,也面临着民营经济飞速发展,职工总数、基层工会组织不断扩大,以及基层工会工作亟须求新求变的现实。
  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主席如何突破“吃老板的饭,给职工办事儿”的尴尬?2005年,我国社会化基层工会主席首先出现在长春市朝阳区,“社会化招聘、派遣式用人、契约化管理”创新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产生路径和管理模式。200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长春召开现场会,职业化工会主席在全国工会系统广泛推广起来。
  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比重不断增加,2014年全国就业总人数已经近8亿,庞大的职工人数对基层工会发挥作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基层工会工作一直是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发挥自身作用的根基。近10年来,工会工作不断朝着法制化、专业化的道路迈进。如果说职业化工会主席是精细到“分子化”,那么发展到如今,社会化工会干部遍地开花让工会工作呈现“原子化”特点,更加专业、精准。
  社会化工会干部的探索,是基层工会工作不断适应职工队伍需要的创新。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劳动关系多样化、自身权益提高难等问题。不过,只有工会工作不断求新突破,才能让工会事业不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本刊特推出《社会化工会干部这10年》系列报道,让广大读者更好了解基层工会工作的变迁。
  由吉林省工会首创的“小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第一批职业化工会主席高立东回想起来这10年基层工会工作的辛酸苦辣,唏嘘不已。从最初招聘的5人,到今天遍布全省的550名职业化工会主席,吉林相关工会干部感慨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10年,“很艰难,也辉煌”    。
  公开招聘创新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产生路径
  2005年,长春市朝阳区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小型非公企业职业化工会主席”,在报上看到这条不足200字的招聘消息时,当了18年代课教师的张玉晶,格外兴奋:此举打破了以往工会主席由企业内部产生的做法,在中国工会创新史上是一项勇敢的探索!
  没错,这次招聘,是吉林省总工会实行“工会主席职业化”的试点,旨在破解工会系统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非公企业建会难,即使已建会,工会主席也不愿或不敢为职工维权。
  2005年初,吉林省总曾对小型非公企业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很不乐观:有42.6%的企业,工会主席由雇主或其他主要管理人员担任,被职工称为“御用工会”;有12.15%的企业,工会主席与老板沾亲带故,被职工称为“裙带工会”;还有部分企业,工会主席虽由普通会员担任,但因与企业有直接劳动关系,工作起来腰杆不硬,被职工称为“牌子工会”。
  “御用工会”、“裙带工会”、“牌子工会”,说白了,都是“壳子工会”。为从根本上破除非公企业工会“空心化”和“虚化”问题,吉林省总工会决定建立小型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会主席人选,应聘者通过笔试、面试后,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考核,最后经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正式走马上任,即首批“职业化工会主席”。
  职业化工会主席,不端非公企业老板的饭碗,工资由省财政和省总工会承担2/3,市州、县市两级财政承担剩下的1/3,并负责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职业化工会主席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辖区内的非公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推动“党工共建”,开展工会各项活动,全面履行工会职能,为职工维权,为企业服务等。他们由街道总工会直接领导,区总工会负责业务指导,市总工会负责对该群体进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与动态管理。
  “社会化招聘、派遣式用人、契约化管理”——“职业化工会主席”从体制上、机制上刷新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产生路径与管理模式,在全国工会系统首开先河,激起强烈社会反响。虽首次试点只招5位,可报名应聘者多达143人,其中30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1人曾在国企担任过领导职务或做过党务工作,29人曾干过工会工作。
  鉴于首批5名职业化工化主席履职后成绩显著,2006年,朝阳区总又进行了第二次公开招聘,这一次,张玉晶才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