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工艺 霍庆有年画博物馆建成开放

15.07.2016  15:12

    杨柳青年画艺术享誉中外,在杨柳青有一座刚刚更新完毕的家庭博物馆。这里不仅有传统工具、老版,还有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沿革。霍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博物馆的创始人,他不仅是杨柳青年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更是天津掌握“勾、刻、刷、画、裱”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寥寥几人中的一位。

    木版年画是中国覆盖面广、文化含量密、流派多、地域风格丰富的民间艺术门类。它鲜艳浓烈、节日气氛浓郁,画面情趣盎然,深为百姓喜闻乐见,数百年来,年画装点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

    在天津地区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霍庆有是独一份。勾、刻、刷、画、裱是制作一幅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五大流程。在木板上勾勒轮廓,是为“勾”;将勾成的轮廓刻成版样,是为“刻”;将版样刷墨印在纸上,是为“刷”;依纸上的轮廓处填色涂彩,是为“画”;将成形的图画装裱起来,是为“裱”。

    经过半年时间的装修,三层200平米的家庭年画博物馆,在春节前亮相。一楼是年画制作间,可以展示年画的绘画技艺,二楼开始分门别类的设置了老年画、年画版、传统颜料等分别展示了杨柳青年画的传承历史。

    其中3楼拐角处的一个门牌分外引人注目。那是当初霍玉堂等六位艺人一起制作杨柳青年画的场所,也可以说是近代杨柳青年画再次振兴的地方,“当初的房子早就拆迁了,这个是仿古建设,门牌是几经辗转找到的老门牌。”霍庆有说。

    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博物馆,这里不仅免费对游人开放,而且当霍庆有看到对杨柳青艺术有兴趣的来客时,总会亲自带着参观讲解。

    为挖掘、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版样和有关资料,霍庆有更是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跑遍了杨柳青四邻八乡和天津郊县的十里八村,还辗转了河北、山东等地,终于收集寻找到百余种有价值的版样和老画。他还结合整理从民间收集的大量资料,潜心研究家父留下的作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创作出数百幅新作品,并填补了杨柳青年画佛学作品的空白,为继承、发展、弘扬杨柳青木版年画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现在他希望,柳青木版年画这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在民间得以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