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首个高峰13万人祭亲人

21.03.2016  11:18

  刚刚过去的周末,天津市迎来清明首个祭扫高峰。据民政部门统计,19日、20日全市共接待祭扫市民13万人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祭扫场所推出的生态、绿色、节地、文明的殡葬方式和悼念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然而也有市民选择烧纸、放炮缅怀亲人。民政部门呼吁,祭扫其实是一种心境,市民不妨尝试绿色祭扫,一束鲜花同样能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20日,一场全免费环保安葬仪式在永安公墓举行,110位逝者的骨灰被装入特制的骨灰坛内葬入草坪,经过数月自然降解,逝者的骨灰将与土地融为一体。据永安公墓负责人介绍,“全免费生态环保葬”自2010年推出,报名的一年比一年多,截至目前,已有3157位逝者选择了生态环保葬。这种安葬方式不仅实现了逝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今年又新增了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作为全免费节地生态安葬区,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选择这种绿色殡葬。

  为了引导市民文明祭扫,市第一殡仪馆推出了鲜花换烧纸、换鞭炮活动,同时设置了文明祭奠区,凡来馆不携带烧纸和鞭炮祭奠亲人的家属可免费试用。记者看到,在祭扫时,有很多市民将自带的烧纸、鞭炮换为鲜花,在文明祭奠区祭扫的市民也越来越多,然而也有市民执意用烧纸的方式缅怀亲人。为了满足市民用传统方式祭扫的需求,殡仪馆设置了焚烧箱,并派人及时清理纸灰。(记者韩雯)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