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总:幸福有你 关爱有我

07.12.2015  10:19
上海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10月20日至21日在山东召开工会女职工工作座谈会。会上,山东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等5个单位从推动地方立法、打造维权品牌、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女职工专项合同工作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做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要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作为职业女性的“娘家人”,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紧紧依靠工会强大的公信力和动员力,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责任担当,勇于自我革新,尽最大努力维护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一、全面构建“三管齐下”维权机制,不断完善女职工维权工作的基本格局
  近年来,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在调研中了解到,女职工需求更趋个性化,女职工维权更趋多样化,外来务工女性更多地关注经济权益和基本生活水准的保障,都市女性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成家立业和生育亲子等问题,对全面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以“一切为了女职工的幸福”为总目标,以女职工需求为导向,推动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维权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不断扩大维权覆盖面。我们把涉及女职工权益的7部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款,包括基层典型经验和做法,编写成《上海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示范文本》在全市推行,充分利用合同的制度刚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女职工。
  (二)不断延伸维权战线。线下,我们联合市人保局、市妇联、劳动监察部门,组织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常委,分别在“三八”节和10月底开展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专项检查。同时,在17个区县职工援助服务中心设立“女职工维权专家门诊”,确保每周一天法律专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线上,我们充分发挥12351女职工专线和网站专栏的作用,第一时间回应女职工的维权诉求。
  (三)不断聚焦维权难点。我们依托女律师志愿团专业优势,围绕女职工维权的焦点问题,每年确定一个专题,采取“1(法律专家)+1(心理专家)”模式的案例分享会,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帮助工会女职工工作干部和女职工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尊法、知法、守法和用法”。

  二、全力打造“七色花”特色品牌,分层分类满足女职工多样化的维权需求
  随着女职工需求更趋个性化,工会女职工组织必须有效整合社会专业组织的资源,把工作重心持续向基层倾斜,提供更加专业化、高水平、精细度和全天候的服务。
  (一)多方合作形成“七色花”。受常规工作项目“红丝带”的启发,我们联合具有不同优质资源的社会机构,形成了7个用不同色彩标识的关爱项目,重点保障女性普遍关注的健康权、婚姻权、特殊权益、子女教育权和发展权等合法权益。通过与解放军411医院联合推出“蓝绿丝带”项目,与瑞金医院乳腺诊治中心联动推出“粉红丝带”项目,与市疾控防治中心协作推出“红丝带”项目,与市妇联、团市委联手推出“玫瑰丝带”项目,与有关企业合作推出“橙丝带”项目,与女性先进集体共同推出“春绿丝带”项目,与专业院校和协会携手推出“金黄丝带”项目,将社会上更多的优质资源汇聚到不同需求的女职工群体身上。
  (二)立体演绎丰富“七色花”。七色丝带汇聚而成的“七色花”,不仅传递出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职业女性的关爱和呵护,更促使女职工维权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我们逐步确立了“幸福有你、关爱有我”的维权理念,并将理性思考转化为直观可见、造型优美的“七色花”标识,通过活动现场经常呈现,工作材料上反复印制,定制派发广告品等方式,在全市大范围宣传推广。               
  (三)全面应用助推“七色花”。目前,“七色花”品牌已被女职工和工会女职工组织广泛接受,顺势演绎为上海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形象标志,全面用于一级组织的权威象征。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女职工自我维权的意识,有效地扩大了女职工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而且确保了每个活动项目、每个组织层级都演绎一样的价值理念,传达一样的维权本质。
  三、全面推进“爱心妈咪小屋”项目,探索实践女职工维权工作的创新模式
  我们既按照工会的一般规律与共性开展工作,又按照女性的特殊保护设计载体项目,体现女性组织温柔体贴的服务特性。2013年,我们推出了橙丝带项目“爱心妈咪小屋”,目前已近1000家。为促进小屋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从三个维度加强管理和规范。
  (一)规范化管理促进能级提升。一是科学决策规范化。我们成立了上海橙丝带公益项目管理委员会,对小屋长期发展规划以及重大决策事项的研究、重大项目的立项、合作伙伴的认定、建设资金的使用等,进行集体决策。二是执行运作规范化。我们公开评聘“爱心妈咪小屋”创建推进办公室主任,充分发挥社会人士熟悉母婴行业、热心公益事业的优势,延伸我们的工作手臂。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设小屋官方网站、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打造立体化、高效率的公益服务。三是小屋建设规范化。我们通过推行《上海工会爱心妈咪小屋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开展星级评定工作,让每个小屋都能“做有标准、干有目标、学有榜样”。开设了“爱心妈咪小屋”千人训练营,对全市近千家小屋负责人集中进行应知应会培训,让基层当好服务阵地建设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