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酒店,“大戏”已经上演之市场空间有多大

24.07.2015  12:20

      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商贸经济蓬勃发展,酒店业随着经济大潮逐步发展。而今,酒店已从最初的经济配套产品行业发展为一个产业,形成了自己的服务体系。

      2013年是投机者梦想破灭的一年,很多高端酒店停建、停止评星,部分酒店甚至停业变卖、出租,在营酒店举步维艰。投资者、酒店及酒店人将何去何从?对未来的困惑让业者陷入迷茫。

      纵观全局,近些年来,酒店投资基本趋向沿海发达地区,北上广深、江浙、青岛等地,都是酒店密集区。发达城市接二连三出现奢华品牌、国际联号以及国内单体高端酒店,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比如,宁波,一幢接一幢的高端酒店拔地而起,成为高星级酒店密集的城市之一。

      从布局来看,除了高星级酒店竞争激烈外,经济连锁品牌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城市的大街小巷,以华住、7天、格林豪泰、如家为代表的经济连锁酒店迅速占领大型商贸城市。

      从区域位置看,三四线城市还不太具备高端酒店及国际联号介入的条件,这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高端消费客户比重过低是难以吸引大型豪华酒店进驻的。但是,即便是在三四线城市,崇尚尊贵服务的消费需求依然存在且与日俱增,特别是商务洽谈客户。

      于是,契机来了,介于经济酒店与高端酒店的中端品牌,因此有了硬性的需求空间。商务酒店、主题酒店、小型精品酒店等,既可以满足三四线城市的客户需求,也可以彼此间产品互补,让原本乏味的城市变得七彩缤纷。按照现代化酒店标准建造的中端酒店,既有发达城市的标准化服务,又可以让企业如鱼得水,此类中端酒店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利润空间。

      城镇化建设如同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一样,其刚性需求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在沿海,如深圳的平湖、横岗、沙井等地,高星级酒店遍布整个镇区。内地城市起步较晚,无法同沿海区域相比,但这些后起之秀在近年的城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过去的县城变成了繁华的小型城市。

      经济与城市的发展自然拉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如同三四线城市建设一样,小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需要中端酒店作为配套服务,从而衍生了中端酒店的新市场。

      近年来,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出境游成为高收入家庭首选的同时,国内游比例也是逐年上升,旅游经济带动了整个服务行业的繁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旅游曾经被视为奢侈品,大家对于出游的普遍认识多为“烧钱”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80、90后成为消费大军,经济逐渐好转的60、70后也开始觉醒。从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到线上酒店的折扣优惠,旅行变得更加简单,费用也相应降低。

      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国内游客不再讲求面子,入住需求要求也有了质的变化,卫生、安全、性价比、出行便捷等成为中心诉求。中端酒店市场面对日益庞大的旅行大军,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2012年开始,国内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商家开始重视员工出行及商务洽谈的差旅费用。笔者了解到,很多境外驻中国国内机构,常年包房费用出现限额,部分客户从五星级酒店转为入驻商务酒店。境内客户也是如此,过去的商务客户正变得更加“精打细算”。

      尽管如此,商务洽谈与合作还是企业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发展,外出拓展与双向商务沟通就是必要行为。而出差住宿的需求成为刚性需求,客户只是转变了思维,从入住高端奢华酒店转为中端、特别是商务型酒店。

      机遇与发展同存,危机与契机同在。在新一轮的中端酒店投资过程中,谁能问鼎华山,手握利剑?这需要时间来见证各个投资者的智慧与谋略,同时也考验着管理者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