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救人溺亡引热议 每人都要"见义勇为"

05.03.2015  09:08

   今晚网讯 近日,“为救人一大学生溺亡”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河南大学生孟瑞鹏到底是救人溺亡还是不慎落水的争议?近日,警方终于还原事实真相,确定孟瑞鹏有救人行为,而被救儿童的母亲怕担责任,竟然让孩子说谎这一行为又一次引起了广泛讨论。
     
      正能量
      博士生捐奖金
      鼓励见义勇为

  抱着“得鼓励见义勇为”的初衷,3月4日下午,天津大学电子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2014级博士研究生王耕籍将自己获得的5万元见义勇为奖金捐给了学校,设立“天津大学见义勇为基金”。他觉得这笔基金应该起到“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青春正能量感染整个校园”的作用。

      王耕籍的这笔奖金是2014年底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的奖金。2014年6月14日深夜,1名外校女学生在天津大学敬业湖边独自行走时不慎滑入湖中。曾是天大游泳队队员的王耕籍恰好开车路过,听到呼喊,立即跳下车前去救援,并成功将女学生救上岸。此时女学生已处于昏迷状态,王耕籍又配合学校保卫处人员,将这名女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热议
      我们每个人都
      需要“见义勇为”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在鱼塘里玩耍,差点出事,就是旁边稍大的孩子救的我。”“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我觉得这是目前提倡见义勇为最大的障碍。”“我从心理上接受不了做了好事反而不被承认甚至被诬陷。”……近日,河南大学生孟瑞鹏勇救落水儿童牺牲,被救儿童家长却因怕承担赔偿责任而不愿承认一事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引起讨论。一场以“见义勇为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为主题的小型讨论会也在天大学子中展开。

  讨论中,大学生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见义勇为”经历。经管学部的马家傲提到,他曾看到过一位老人因病摔倒在马路上,但他考虑到自己没有急救知识就没有“见义勇为”;化工学院的张亚光谈到,有一次他钱包被偷,旁边卖水果的阿姨明明看到了却没有提醒他,事后当他问阿姨的时候,阿姨告诉他,自己是因为怕小偷回来“找麻烦”。这让张亚光觉得应该有“法律”保障见义勇为;经管学部的王立斌则认为:“我们每个受益于见义勇为的人,必须要说声‘谢谢’。如果事情反过来,那无论是对见义勇为的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深深的伤害。”同学们还提到了自己做过的许多“见义勇为”的事,如提醒在公交车上掉钱但却被其他人踩在脚下的乘客;从不深的池塘里抱出落水的孩子等。

      在讨论的同时,同学们也在思考,如何给“见义勇为”行为以最有力的保障,如何尊重见义勇为者和受助人的隐私等问题。“我觉得不过分解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见义勇为者和受助方都没有太沉重的心理负担,都能心态平和,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舆论需要引导的。”机械学院的吴涛阳说。
     
      微调查
      见义勇为最顾虑
      伤残后难获保障

      3月4日凌晨,天大校团委通过新媒体在学生中做了一项“微调查”:“见义勇为,你怎么看?”截至3月4日下午16点,共有107名同学参与了此项“微调查”。到底要不要见义勇为?调查结果显示:71.96%的同学对见义勇为的态度是“支持”,25.23%的同学表示“说不好”,仅2.8%的同学“不支持”。在多选项调查中,98%的同学认为见义勇为是“需要弘扬的社会美德”,50%的同学认为这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但也有33%的同学认为见义勇为存在危险,27%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需要得到回报。

      而面对“如果真的遇到见义勇为的时刻,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的时候,有50.47%的同学认为应该寻求他人帮助一起行动,41.12%的同学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选择“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只有8.41,没有一名同学选择“装作没看见走掉”。92.52%的同学会在“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时”见义勇为,5.61%的同学选择“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会”,分别只有不到1%的同学选择“有报酬或荣誉时”和“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

      对于“见义勇为”的顾虑这项调查,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大家最怕的不是“被诬陷”或者“带来麻烦”,却是见义勇为致残后的救助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07人中有98人选择顾虑“人身伤亡、伤残后的救治、家人的安置等问题”;其次才是顾虑“被获救人诬陷而造成的麻烦”107人中有68人选择了此项;而选择了害怕“被社会及他人误解,评价为爱出风头”的仅有31人。

      基于此,面对“国家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这个问题,同学们认为首先应该“制定更完善的相关法律保障施救人和获救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应该“建立见义勇为就业扶持、医疗救护等一系列保障机制”,这两项是最重要的,分别有96人次和83人次选择了这两项。
     
      声音
      弘扬正能量
      要形成“合力”

      对于“见义勇为”,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天津大学代表委员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表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公民都是见义勇为的受益人。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以法律为准绳、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依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支持见义勇为行为的“合力”,解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刘建平说,王耕籍不但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更将自己获得的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基金,激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这不仅是他本人崇高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天津大学师生将家国情怀融入基因的典范。众所周知,大学肩负着传承先进文化的使命,王耕籍的行动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人很受教育和感动。他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学习他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弘扬社会正气。

  “记得前几年我看过《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接近80%的被调查者直言在当今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做好事的环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一些情况下,好人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我认为,全社会都应该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学好人、敬好人、帮好人的社会氛围。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细致完善的保障制度和奖励机制,让好人有好报。”刘建平说。

      全国政协委员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表示,河南大学生孟瑞鹏一事,还有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都折射出我们的社会在新时期“学雷锋”、见义勇为方面出现的一些新困惑。对此,他表示,通过立法等制度保障措施和诸如保险制度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才能让社会正气得到更大的弘扬,让见义勇为和受益者都没有后顾之忧。

      政协委员、教务处处长张凤宝表示,王耕籍将自己见义勇为所获得的5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天津大学见义勇为基金”的行为非常可赞,体现了现代中国大学生的风貌,是非常难得的。而近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河南大学生因救落水儿童牺牲,家长却因害怕承担责任让被救儿童说谎的事件,则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社会诚信教育的缺失,应该引导和提倡人们葆有更多感恩之心,尤其是作为家长更要以身作则,给下一代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