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在津举办

07.06.2016  09:24

景泰蓝兵马战车
漆雕龙纹如意

   京津冀地域相连三地非遗血脉相通

   天津北方网讯: 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迎接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主办,京津冀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美术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于6月8日至6月12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

  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等三个部分,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0项),以精品馆、生活馆、传习馆的分布形式,解读非遗的传统、当代与未来,充分展示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人文蕴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历史上,京津冀同属燕赵大地,京津冀文化同根同源,既有相通性又各具特色,在文化协同发展方面有着广泛的空间。近几年来,京津冀文化互动联动动作频繁,此次由天津作为东道主举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旨在充分整合三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合作的平台。

  说起京津冀三地文脉渊源,著名天津历史文化专家罗澍伟告诉记者:“自古以来,京津冀地域相接,人缘相亲,区位一体,文化一脉,具有相同的涵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与传承的土壤和空间以及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态。此次举办的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多角度、多意象展示非遗成就,就是用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宜的交往半径交织而成的。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说,京津冀三地土地相连、血脉相通,文化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单以非遗为例,很多项目都是“一地之源,血脉相连”。无论是北京还是河北、天津,在一地诞生的非遗项目,都深受周边地区影响,并在周边地区得到交融和发展。他说:“从这次我们非遗联展的演出部分就不难看出,天津表演的京韵大鼓和古琴,北京的单弦儿岔曲都在京津冀三地各有传承,却又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传承至今。三地民间花会,多见高跷、竹马、小车会和法鼓,但细分之下也是各有地域特色。三地民间花会的繁盛离不开三地之间的庙会互有交流。以高跷为例,天津高跷重高、险,河北高跷更注重技巧,但是在表现题材上,三地都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过去如果一地有庙会,周边地区一定是带着戏和花会去,通过表演交流学习,潜移默化中三地的文脉就这样相融相通。


花丝镶嵌

   三层非遗展区诠释大国工匠精神

  “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区分布于天津美术馆三个楼层,总面积4400平方米。走进展馆,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精美艺术品,不仅让人叹为观止,更能深刻感受到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匠心、不断打磨、追求完美的大国工匠精神。

  展览分为三层,一层为精品馆,定位面向传统,汇集技艺精湛的单件展品170余件,重点解读非遗技艺和材料。二层为生活馆,定位面向现在,按实用功能分为8个展区,包括美术区、家居区、服饰区、饰品区、陶瓷区、文房区、玩具区、高级定制区。通过示范现代生活场景,诠释中式生活态度,展现雅致的中式生活。三层为传习馆,定位面向未来,由天津本地的“少儿传习成果展”与“2016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作品展”构成。为便于参观,展览项目可通过二维码识别系统了解看点。


花丝镶嵌欧款首饰盒

   三地非遗项目精品荟萃

  位于美术馆一楼的非遗精品馆涵盖了京津冀三地“高精尖”的非遗项目,如具有代表性的葛沽宝辇、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景泰蓝制作技艺、玉雕、秸秆扎刻等。现场还特别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的文物修复专家进行文物修复展示,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场景。

  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是来自北京的景泰蓝兵马战车。它是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战车原型制作,长3米,高2米,由战马、战车、伞盖、驭手、弓箭、盾牌等部分组成,大小数千个零件,色调以“”为主,以古铜纹、拐子纹作装饰,形象逼真、气势宏大、工艺精湛,是景泰蓝工艺中的传世佳品。景泰蓝制作技艺又称为“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技艺特点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粘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彩,再经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极富宫廷艺术特色。此外,在此次展出的景泰蓝作品中,《精品周器垒》《瑞福纳寿》两件作品都是完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堪称景泰蓝作品中的代表作。

  天津的葛沽宝辇全国闻名,此次特意将这座“宝辇”置于展厅显眼的位置,让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船民接送海神娘娘的交通工具,最初的葛沽宝辇是一个香案上放一个娘娘的座龛,由人抬出来巡行的,后来专门制作了既有龛又有案的连龛香案,上面再加上个僧帽式的顶子,便是今天的辇了。整个辇分辇座、辇龛、辇顶、辇杠四部分,可以拆开存放,用时再组合起来。全部木结构,各处都是十分精巧的木雕艺术,且色彩绚丽,造型独特。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专程到葛沽调研宝辇花会,他说,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信奉妈祖,妈祖就是中国的和平女神,弘扬妈祖文化必将对祖国统一大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本次联展上,一座一米多高的《黄鹤楼》秸秆扎刻作品格外醒目,作品整体结构精巧复杂、恢弘庞大,充分展示了秸秆扎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巧夺天工。河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秸秆扎刻发源自河北永清,制作者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以卡尺、剪子、锥子、刀子、竹签和油灯为工具,靠手工攒装、扎刻而成各类工艺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扎刻各类仿古建筑模型,都需要精工细做。秸秆扎刻作品不仅能充分展示仿古建筑的结构特征、观赏性特征,同时还具有平衡、稳定的物理性特征和榫、槽、角度的几何特征。秸秆扎刻技艺精美绝伦,不仅实用、艺术观赏价值高,科学研究价值也很高,涉及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建筑学等。同时,扎刻艺术中的“六节稳固”原理对建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秸秆扎刻《黄鹤楼

   现场感受故宫文物修复

  日前,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获得一片好评,片中专家们精湛的技艺和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让观众津津乐道。中国传统青铜器修复和复制技术是以京派为基础的一项传统技艺。建国初期,京派第三代、第四代传人进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美术公司等单位供职,故宫博物院已成为传承有序、继承和发展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术全面且人员数量较多的文博单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物修复专家也力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的科技检测分析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对以青铜器为主的各类金属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在本次非遗联展上,几位来自故宫的文物修复专家将现场为观众展示青铜器修复技艺,以及钟表修复、古书画临摹复制和装裱等,还将举办讲座讲述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

  此外,作为故宫博物院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也将亮相此次非遗联展。北京故宫在建造和维修过程中,瓦、木、土、石、油漆、彩画等各工种匠作工艺严谨,做工精细,各部位做法和施工工序都有定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形制严格的官式建筑营造技艺。传统上,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主要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种传统工艺。此次展示选取了木作中的平身科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的拼装工艺、三交六椀菱花制作和拼装工艺;瓦作中透风砖的雕刻工艺;彩画中升降龙天花的制作工艺;裱糊中的顶棚扒櫈裱糊工艺和镞花工艺。


硬木家具

   非遗走进现代家居生活

  从笔墨纸砚到衣食住行,“非遗”所包含的传统工艺制品,绝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用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普通大众成为传统工艺制品的使用者,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繁荣的土壤,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此次非遗联展的生活馆,甄选京津冀三地优秀的非遗传承项目,并尝试通过与观众互动,示范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方式与情境。

  中式生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或许每一位观众都能在生活馆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看看老美华制鞋技艺,一双“千层底”布鞋每平方寸都要缝上九九八十一针,“一正、二要、三不准、四净、五平、六一样、七必须、八一定”的成品标准更是“工匠精神”的绝佳诠释;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将珍贵的硬木材料与传统的榫卯结构科学统一,让“京作”成为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完美融合;河北省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是中国白酒老白干香型的典型代表,千百年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成就了“隔墙三家醉,开坛十里香”的一段佳话……

  在生活馆中,观众不仅可以观赏,更多则是通过互动体验来感受“中式”的生活方式。在文房区,观众可以在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项目展台前体验毛笔制作流程,从选料、配料、拔毛、水盆……直到一支手工制作的毛笔完成;在迁安手工造纸项目展台,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到造纸所需经历的“去皮”“扁皮”“切皮”“打涧”“抄纸”“晾晒”等环节,更是能够在现场搭建的水池旁体验造纸的部分环节,对这一古老发明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京津冀三地地域相连,文脉相通,观众通过项目展示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在生活馆内,观众可以看到三地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精美绝伦却又各具美感;北京曹氏风筝和天津“风筝魏”同是“引线乘风戏纸鸢”却又造型风格不同各擅胜场;河北武强木版年画、北京木版水印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虽属“同工”却散发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高跷

   孩子们手中的非遗传承

  未来的“非遗”将会在今天的孩子手上以何种方式呈现——这正是传习馆想要表达的思考。在传习馆内,深耕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工作者们以剪纸、塑作、书法、版印等方式为载体,展示非遗教育的成果。期间,和平区少年宫将在全区开展以纸粘土为材料,以“寻找家乡的记忆”为主题的塑作教学探索;孟威老师将各年龄段的教学手段与书法的文化道德引领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对接;胡健老师从刻印的材料入手,融知识、雅趣与书法、篆刻于一体;赵罡老师汇集中西观察方式,通过剪纸呈现了开放包容的教学过程。

  此外,在非遗新作品发布方面,将会有“新艺术观注《积跬步·年画新艺术形态》解读年画的过去与未来”和《对话哪吒·双年展归来》等新作亮相。


料器《大展宏图

   皇会、展演呈现非遗动态之美

  此次非遗联展除了静态展示外,还将于6月8日晚在天津大礼堂举办“古韵今风三地情”专场演出和6月9日早上9点在天津美术馆举办京津冀“新皇会”民间花会展演,让观众从另一视角感受“非遗”的魅力,提升三地民间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三地合力打造非遗文化品牌。

   北京:传统曲艺展京腔京韵

  “古韵今风三地情”专场演出由京津冀三地各遴选4个节目组成。北京市选送节目包括单弦牌子曲《避雨亭》、口技《百鸟争鸣》、昆曲《牡丹亭》选段《惊梦》和太平鼓舞蹈《鼓舞太平》。其中,北京市选送的单弦牌子曲《避雨亭》表演者张蕴华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曾获曲艺牡丹表演奖、北京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奖。担任伴奏的马小祥,也是非遗项目传承人。据介绍,岔曲是北京曲艺的一种,是清代满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岔曲作为一种独特的京城传统艺术,讲求京腔京韵,北京土语不时点缀其中。岔曲最初比较简单,唱的内容多是风花雪月,后来不断从其他民间艺术中吸收养料,牌子曲便和岔曲结合在了一起。单弦牌子曲也称“八角鼓”,是用三弦伴奏,八角鼓击节,串联各种曲牌演唱一段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2008年,单弦牌子曲,包含岔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葛沽宝辇

   天津:古琴风韵今犹在

  天津市选送的琴箫合奏《梅花三弄》由李凤云、王建欣合作表演。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是当今古琴知名艺术家,古琴艺术广陵派的优秀传承人。她和丈夫,洞箫演奏家王建欣不仅在国内频频登台,还多次应邀到国外演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和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以其深邃的思想蕴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箫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琴箫合奏”被称为乐器中的“绝配”。此外,天津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泥人张”彩塑和杨柳青木版年画也以歌舞形式呈现在此次演出中。

   河北:北方秧歌多姿彩

  河北省此次选送作品以歌舞展示为主,其中包括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河北鼓吹乐和拉花舞蹈。《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三大舞种之一,是群众自娱性较强的一种舞蹈艺术,产生并流传于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昌黎地秧歌以行当表演为主,各个行当各具特色,表演诙谐、风趣,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也曾多次代表河北省参加国内外大型活动及演出。2006年,昌黎地秧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于明清时期的拉花是一种北方秧歌,是太行山区井陉县独有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舞种之一,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花自古以来就以深沉、朴实、刚健、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特色,深受百姓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以来,井陉拉花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传承,使得这一北方秧歌享誉全国、名扬海外。


戴月轩湖笔制作步骤之笔杆刻字

   花会:三地代表项目齐聚一堂

  民间花会展演汇集了三地花会精华,最大亮点当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州舞狮、葛沽宝辇和大兴区武吵子。沧州狮舞是河北沧州最盛行的表演项目,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沧州有国宝级文物“铁狮子”,历史上又是“武术之乡”和“杂技之乡”,所以沧州狮舞必定与其他地区的狮舞有所不同。沧州狮舞的鼓乐火爆、热烈,狮子动作以表现狮子的威猛为主,又融入了很多武术和杂技的技巧,时而叫人惊心动魄,时而叫人目瞪口呆。沧州狮舞曾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演出、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上海世博会演出等活动,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北狮王”称号。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兴区武吵子是北京市特有的汉族民俗舞蹈之一,集娱乐、健身、表演为一体,武吵子风格强悍、粗犷,舒展大方,参与武吵子活动可以使人们愉悦身心,增进了解,和谐相处,具有较高的社会、民俗及文化价值。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
地铁5号线部分车站亮相
  地铁5号线目前进入全线冲刺阶段,发改委
天津国际车展销售额破23亿元
50余台新能源车型争先亮相车展     为期6天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昨天闭幕。展会期间,共有来自天津市内各地及周边市县的近26.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