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27.02.2015  11:10

  从26日上午天津市召开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2014年度,天津市共有197个项目获得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9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技进步奖181项。在本次获奖的197个项目中,有123项是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2.4%,高于去年的61%。这些科技成果为提升本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凸显了本市科技工作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念。

  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

  四年野外考察摸清中药“家底

  咱们天津地区有多少种中药材?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完成的“天津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建的中药资源普查队对天津地域中药资源分类归属、分布规模、开发利用等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建立了“天津中药资源数据库”。

  据了解,该项目结合天津区域状况,通过实地走访考察,GPS定位,现地取样、现场拍照、制作标本等方法,查清天津地区共有中药资源882种,新发现未记载野生中药品种26种。该项目主要完成人李天祥告诉记者,中药资源普查队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在校生组建而成,经过四年的野外考察工作,为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该项目还筛选出天津地产优质中药材19种,在蓟县、静海县开展了药材规范化种植,增加了农民收入。

  构建模拟平台助力空气质量预警

  分析污染来源找到改善途径

  这个春节,炮皮炮屑比往年少多了,糟糕的空气质量让许多市民选择少放或是不放炮。由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完成的“天津市PM2.5污染成因分析及治理技术开发”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据项目主要负责人黄浩云介绍,该项目重点针对PM2.5污染的复杂性和天津市PM2.5环境浓度达标的艰巨性,分析PM2.5一次颗粒物排放状况及二次颗粒物生成情况。并结合本市气象条件与排放布局,分析PM2.5的污染特征。通过构建PM2.5治理效果模拟平台,分析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为逐步改善本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服务。据了解,该项目构建的空气质量模拟平台作为“美丽天津·一号工程”中《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和《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技术支撑平台,为天津市环境管理工作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报提供支撑。下一阶段,该项目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应用于防治规划和重污染应急预案的环境效果评估。

  首次对全市地道状况进行全方位诊断

  改进排水设计方便市民出行

  每逢暴雨天,地道往往成为城市内涝灾害防治中的薄弱节点。由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天津市地道(隧道)雨洪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项目主要负责人李树义介绍,本市地势低洼,降雨集中,极易发生内涝。该项目首次打破部门管理界限,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各区县辖区内的县级及以上普通公路137座地道基本状况及积水深度、积水原因进行了全方位诊断。

  该项目对传统的隧道排水设计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防治天津市地道(隧道)雨洪灾害的成套关键技术,为建设宜居城市和平安交通提供科技支撑。该项目相关成果已在天津西站交通枢纽排水工程、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天津大道工程等二十余个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摒弃化学药品用微生物给鱼虾治病

  养殖新技术让百姓放心

  天津市民爱吃水产、海鲜,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已逾60万亩。但极少数水产养殖户为了防止鱼虾得病,向水里投入抗生素等药剂,既污染水体,又威胁人体健康。针对此问题,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养殖水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该项目利用水体微生物净化技术防治水体污染,通过系统筛选与改良,在水体中选育出了拥有高效水质净化功能的几种微生物,利用这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去除水体有机污染物,从而预防鱼虾等水产品疾病,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保障了市民的饮食健康。

  据项目主要完成人张峰峰介绍,利用微生物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降解彻底、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多种优势。这些有益微生物还是养殖生物的天然饵料,不仅可以提高动物免疫力,还能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宁河县某螃蟹养殖户使用这项技术后,养殖出的螃蟹外壳坚硬,肉满味鲜,单只重量也增加了不少。

2018年第四期创业孵化大讲堂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要求,近日,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面对面服务驻津青年企业家
  为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和建团96周年,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召开2017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推动会
  为加强对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