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传说坐镇龙灯队 非遗传承人用技艺讲新区

17.06.2015  12:28

徐林成在给游客讲解
大沽龙灯传承人路祥
汉沽逗龙队在表演

   天津北方网讯: 滨海新区日前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队)名单,这既是对传承人过往的坚持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传承工作的期待。连日来,渤海早报记者走访部分项目传承人,感受新区非遗传承人为这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体会他们的苦辣酸甜。

   徐林成:为游客讲古枣园传说

  日前,记者来到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皇家枣园博物馆,记者到时,游客们正站在馆内浮雕前,聆听徐林成讲述张娘娘和古枣园的传说故事。讲者绘声绘色,听者全神贯注。

  “在滨海新区太平镇,有关张娘娘和古枣园的传说故事世代口耳相传,可谓家喻户晓。至今太平镇以南的一条古旧河道仍称为娘娘河。娘娘河畔的枣个大、皮薄、味美,远近闻名,相传明孝宗皇帝曾和皇后张娘娘在这片古老的枣林中采摘、尝枣。这一传说2012年被滨海新区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徐林成对记者说。

  作为张娘娘传说的第四代传承人,43岁的徐林成现任太平镇崔庄村支部委员。“我小的时候就常听爷爷讲张娘娘的传说故事,长大后,又对故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徐林成说。相传,明朝的兴济县(古崔庄村属兴济县管辖)住有一户张姓人家,女儿入宫后,被封为太子妃。她待人随和,心地善良,深得太子喜爱。太子即位后,改年号为弘治,这就是明孝宗朱祐樘,太子妃正式册封皇后。张娘娘进宫后常常想念家乡又脆又甜的大枣。后来,娘娘的两个弟弟开凿了一条娘娘河,便于通过河道往宫里运送大枣。

  从民间传说的“骑龙抱凤”傻丫头到美若天仙的太子妃,再到张娘娘的浪漫故事,被现在的太平镇娘娘河流域及周边农村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其实据有关史料记载,张娘娘历史上确有其人。”徐林成说,清代谷应泰所著《明史纪事本末》与清代毛奇龄所著《胜朝彤史拾遗记》等多部历史文献,均详细记载了张娘娘与孝宗皇帝的情况。而传说中的娘娘河是天津市最南端的太平镇南边一条古老的河,目前依然存在。河畔北岸有一片唐、宋时期的古居落遗址,就是古崔庄村。至今在崔庄村还有古枣林926亩,其中600年以上的枣树有168棵,400年以上的枣树有3200余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迫切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2008年,太平镇崔庄村依据有关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建立了皇家枣园驿站枣文化博物馆,还把张娘娘的传说以大型全景式浮雕的形式在博物馆内向人们展示,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故事。徐林成也有了用武之地,每天为游客讲解,每年听众超过万人。

  “一个故事,虽然每天不停地重复讲,但我不厌其烦,乐意用一生去讲,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地域文化。”徐林成说,如今,崔庄古枣园被列入了市级文保单位,并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每年到崔庄村古枣园前来参观的游客很多,人们品尝着当年娘娘曾吃过的大枣,听着浪漫的故事,无不流连忘返,使崔庄村古枣园形成了滨海新区一处颇具历史和人文特色的旅游景点。

   陆祥:78岁老人坐镇龙灯队

  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当天,滨海新区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广场上热闹非凡。随着有力的鼓点响起,一条33米长的飞龙盘旋翻腾,如同被赋予神力。一个蛟龙出海,引来阵阵喝彩,紧接着再来个腾空飞跃,飞龙又化身兽中之王,猛虎下山气度非凡……大沽龙灯舞龙表演令观众赞不绝口。

  舞龙队伍中,78岁的陆祥老人最引人瞩目。老人介绍,大沽龙灯主要分布在大沽口、东沽清真寺、娘娘庙、西沽潮音寺一带。当地渔民利用舞龙的形式拜观音、出海祭祀、祈求平安,并在每年一度的潮音寺庙会中为广大游客展演。

  “大沽龙灯的历史可追溯到1880年,清末就被誉为‘海河下梢一条龙’。”陆祥老人介绍,大沽龙灯创始人孙师傅自幼练习燕青拳,并组织门徒练习舞龙、舞狮,成立新河燕青舞龙舞狮队。第一代传承人李树清是孙师傅的学徒,吸收舞龙队招式,和队员们在西沽地区成立西沽小厂童子龙灯队。出生于1938年2月的路祥,曾是塘沽盐场钳工。1954年参加西沽小厂童子龙灯队,拜李树清为师,作为第三代传承人,一直投身龙灯的研究和继承方面的工作,并于1997年在西沽小厂童子龙灯队基础上组建大沽龙灯队。

  据介绍,百年大沽龙灯饱含着沽口百姓祈盼吉祥、保佑平安的美好愿望。2006年,大沽龙灯被评为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大沽龙灯队有50多名队员,但其中近半数队员由于年龄、身体条件等原因不能经常出席活动。

  “急呀,盼望着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把百年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陆祥老人说。尽管已经78岁了,但他仍坐镇龙灯队,和大家一起研究制作龙身,设计动作,指导队员。为了把龙灯表演更好传承下去,陆祥老人经常到学校和部队,培养新生力量,保证龙灯队后继有人。如今,部队战士吕树元、蒋培等一批人成为第五代传人,而塘沽二中的学生们,则成为大沽龙灯的第六代传承人。看着这些孩子喜爱大沽龙灯,老人很欣慰。

  “孩子们在原有动作基础上,自创舞龙套路,独创了龙盘玉柱、云中飞龙、龙身剥皮等精髓舞龙技艺,这让我很高兴。”陆祥老人说。

   吴桂湖:免费辅导逗龙技法

  在日前举行的汉沽飞镲展示会上,73岁的汉沽市民吴桂湖和伙伴们表演的逗龙引起观众阵阵掌声。这是一门几近失传的传统技艺,但在吴桂湖、王朝志等人的努力下,不仅逗龙表演队成立了,而且这门技艺还被列为滨海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5岁左右就开始喜欢逗龙了,算算也60多年了。”表演间歇,吴桂湖与记者聊起自己的逗龙情缘时说,当时整个汉沽有很多支逗龙表演队,逢年过节交流表演,非常热闹。大人们经常在晚上聚在一起排练,他就跟着学,掌握了很多技巧。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逗龙队解散了,一些绝技也渐渐失传。

  据吴桂湖介绍,汉沽逗龙形成于清朝末期。那时生活在海边和农村的人们在求雨、庆祝丰收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开始是在门板上用泥做成龙的形状,由人抬着并敲打盆罐举行仪式,后来发展成用逗龙的形式代替。汉沽逗龙与传统的民间舞龙不同,必须有两条龙,一条红色的火龙,一条绿色的水龙,每条龙身有7节,每节长80公分,粗60-70公分,每条龙需要有8人共同表演。龙身内放入用蜡油缠麻制成的蜡烛,这样的蜡烛火苗小,燃烧时间长,可以避免引燃龙身。逗龙的时候,两条龙互相穿插、翻滚,看上去就像是二龙在追逐、戏耍,舞起来难度较高。逗龙结束后,剩下的蜡根被称为龙蛋,象征着平安和吉祥,是群众争抢的对象。

  “逗龙是鼓点与舞龙相配合的表演形式,但现在只有打鼓的没有舞龙了。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岁数都大了,没有舞龙的人。”吴桂湖说,汉沽逗龙热情欢快,其表演形式和锣鼓节奏在全国绝无仅有。为了传承这一技艺,近10年来,他与同伴每天晚上在汉沽滨河广场表演,向群众传授基本技法。他还到茶淀、大田等镇村免费辅导逗龙表演。他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多收学员,只要有人愿意学,他就免费教,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