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 打造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

29.12.2016  14:3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明年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滨海新区作为依托京津冀、辐射环渤海、带动“三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坚 决打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硬仗,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驱动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定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优势和挑战并存

      近年来,新区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全国领先,一批管理规 范、效益明显的示范社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双赢局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加速,滨海休闲观 光渔农旅游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完成调减粮食种植面积2.45万亩,新建放心菜基地5600亩、设施种植业1000亩;建立完善 4个土地流转平台,农村土地承包流转面积达到13.8万亩;国家示范农民合作社增至7家,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增至14家,市级农民合作社达59家,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达31家。

      其优势:传统农业改造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农地的集体所有,推动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了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其挑战:从农业内部看,依然存在一些困难村精准帮扶任务较重,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任务仍十分艰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仍依赖要素投入增长带 动产出增长,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给生态环境带来损害;农业增长质量、产出效益的提高尚不明显,农业产业链长度和宽度延伸不够;农产 品供给结构调整对需求变化回应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均不强。从农业外部看,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农业争夺资源的矛盾将更加突 出;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加快农村生产要素流出,“互联网+农业”水平还不高,等等。

      推进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要求

      从新区以“大城市、小郊区,大制造业、中服务业、小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区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宜居生态新城区目标,必须做强 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美丽滨海乡村,富裕滨海农民;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 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必须解决农业这个现代化建设的“短腿”问题,补齐农村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短板”;必须紧紧扭住发展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在深化改革。必须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 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 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必须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 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发展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升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探索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 境友好的滨海都市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打造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相关建议

      搞好顶层设计,指导推进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建议,建立新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制订“施工图”和“进度表”,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推进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实现新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的双提高。突出滨海特点,打造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 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升级版”。 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 农业基地,筹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掌握一批现代农业技术,努力做到“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形成以传统种养殖业为基础、新型生态种养殖业齐头并举的 产业链、价值链。把中塘镇作为培育发展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示范镇,下大力量建设好全国最大的杜泊绵羊和澳大利亚白绵羊原种基地、全国最大的肉羊养殖基地 等,大幅度提高畜牧养殖业的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畜牧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园、绿化生态园等农业园区载体功能。在小王庄镇、胡家园街等区域的食用菌企业中开展 工艺、装备、标准、深加工技术整合集成与应用,扩大蕈菌生产基地规模。建设好四季葡萄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大港冬枣地理标识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进杨家 泊水产集聚区建设,在寨上街新建高水平水产养殖产业园区;在海滨街启动建设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第六产业”发展。“第六产业”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还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 以及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新区应抓紧制定实施《加快推动“第六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农业由 “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把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进而形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 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跳出农业“一亩三分 地”,做好服务京津冀的大文章。新区要紧紧瞄准京津两个城市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绿色、高效的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参与建设以 优势、精品、安全为特色的京津菜篮子产品供给区,以现代种业、生物农业、智慧农业为重点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健全的流通体系、现代化的流通方式为 特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区,实现优质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农业科技水平、生态支撑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落实天津有关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鼓励措 施,以新区现有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与京津协作建设面向京津市场的新、特、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新区农业企业和农户进京津开拓市场。支持滨海特 色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出滨海新区,以新、特、优农产品占领京津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在京津开设直营店、连锁店等,提高新区优质 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为京津提供更多的“滨海品牌”农产品。鼓励新区农业企业到冀投资农业,支持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冀建设生产基地、原材料基 地和深加工基地。建设一批集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承接北京或培育一批在京津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创建一批在京津叫得响的家庭农场等。

      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把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城区的目标,推动滨海现代都市型 农业科技创新提档升级,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落实《京津冀农业技术推广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京津冀科技资源,借助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力 量,争取与京津冀农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努力建设现代农业高精尖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国家重大设施、重大项目到天津滨海新区落地实施。实施农业科技 合作项目,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共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在涉 农街镇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成果。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创建新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 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 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合力发展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

      大力打造“智慧农谷”,加快推动“互联网+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制定实施“互联网+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行动计划,促使传统农业从要素驱动、投资 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带动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平台化、信息化、智能化、扁平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在 加快推进4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涉农街镇率先推进5G网络建设。深入推进“物联网、电商网、信息网+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工程,积极推进以互联网、云计算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与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产品新型流通模式,鼓励滨海农民通过直接网上开店或成为电商供应 商的方式,加入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链中。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示范应用工程,抓紧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创建新区农业物联 网试验基地。建立数据资源中心,搭建新区的农产品质量中心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型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农业企业“互联网+” 创新示范。

      着力打造滨海休闲观光渔农旅游 业“升级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制定实施新区渔农乡村旅游业提升计划,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滨海渔农乡村旅 游产品。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村镇旅游业,以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园和农家乐、渔家乐为基础,创建一批休闲观光渔农旅游示范园区和示范点。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 闲农业、乡村度假、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大港冬枣”乡村旅游发展,打造“汉沽茶淀葡萄”采摘观光旅游带,开辟 北塘和中心渔港“当一日渔民”出海旅游路线,建设集垂钓、休闲、住宿等休闲娱乐方式于一体的宁车沽生态渔业示范区等,在新区培育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亮点 渔农旅游工程,带动滨海休闲观光渔农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建设若干个具有历史、地域、民俗特点的特色景观滨海渔农旅游村镇,为美丽滨海渔农乡村建设 和新型城市化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