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游勿忘安全第一

28.08.2015  11:22

    9月3日至9月5日调休放假三天,不少人准备踏上秋游之旅。面对近年来发生的菲律宾、巴黎等地针对游客的盗抢事件以及在曼谷四面佛景区附近发生的爆炸等安全事件,游客在享受旅途美景的同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合理规划出行路线,莫要忽视出行安全。

      旅游事故敲响安全警钟       近期,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为旅游安全敲响了警钟。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旅游安全”,有一则新闻十分抢眼:临近假期,国家旅游局出重拳部署旅游安全工作,已于近日召开了全国旅游安全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从国家旅游局官网了解到,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强化旅游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旅行社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旅行社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安全检验、监测和评估,加强旅游包车的检查与管理;指导A级景区核定最大承载量,并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指导星级饭店、星级内河游船等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要及时发布和撤销面向旅游者的安全提示,给予游客更为及时的引导。       根据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人数继续保持快速攀升势头。全年内地居民出境人数首次破亿,达到1.17亿人次,同比增长1845.3万人次,创5年来新高。2014年外交部处理了5.9万起领事保护与协助案件,比2013年增长40.47%,这一数据基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的背景下。从去年的出境旅游情况来看,境外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都曾左右中国游客的出行方向和意愿。随着出境游中自由行人群的增多,游客遭遇抢劫、欺诈等情况也偶有发生,去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当地就发生了中国游客被抢事件。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在前往法国、德国的旅行团中,也发生中国游客被当地人偷走钱包的事件。       女性独自出游安全放首位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给自己贴上了“女汉子”的标签,但外出旅游可不是拉起行李箱、买张机票就能万事大吉,尤其对于丝毫没有独自旅行经历的人来说,在旅途中保障安全是享受美丽风景、品尝地道大餐的前提。女性游客应该在旅行中时刻与亲友分享旅游行程,告诉家人你抵达了哪座城市、住在什么酒店、去游览了哪些景区。在贴身的包里放护照、银行卡、部分现金和急救卡,急救卡的内容应包括血型、过敏史及病史。       此外,如果是境外游,要选择一位英语较好或者懂当地语言的朋友作为你的紧急联系人,将他的电话输入到手机里。如果遇到语言交流困难的时候,时刻拨打电话求助。如果没有设立紧急联络人,现在很多App翻译软件也可以解决语言沟通问题。       如果旅行目的地的治安环境不算理想,可将护照交由酒店前台保管,购物时尽量刷卡,不要在身上携带大量现金。如果去登山、潜水、滑雪,请检查自己的装备是否齐全、身体状况是否良好。在森林或者树林里徒步时,如果遇到植物的种类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尽量不要触碰。   女生独自出行时遇到陌生人搭讪要警惕,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更不要为了省钱而搭乘陌生人的车、借宿陌生人的家。每个城市都有相对治安好与差的区域,订酒店前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最好选择繁华街区或CBD区域的酒店,不要为了省钱去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带。睡前检查门窗,拉好窗帘。       将安全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近年来,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震惊世界,法国、马尔代夫、迪拜、韩国、巴厘岛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有的国家在处理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申请时简化了程序、压缩了时间,而且采取落地签或免签政策的国家不断增多。秋游来临之际,出境旅游升温的背后,旅游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涉及面甚广,游客在出行中应时刻注意旅游安全。       旅途中有很多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大致来看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类。不可控因素是指治安事件、刑事案件的发生和突发的车难、海难、空难等。在旅行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旅游安排中要尽量避免乘坐事故发生率高的机型;遇到恶劣天气,可以更改行程或改签飞机,放弃景点游览在宾馆内休息;跳伞、热气球、降落伞等带有危险性的体验项目,一定要量力而行。去年,在埃及发生的热气球爆炸事件中,就有中国游客伤亡。很多人前往东南亚旅游都会选择各种海上活动项目,惊险刺激的戏水项目也蕴藏着骨折的高风险。       秋游在即,不管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建议游客在人口流动频繁的旅游景点、餐厅超市、商业中心等地区,一定时刻看好随身物品。不妨在出门前提前购买“隐形腰包”,将银行卡、现金等放入隐形腰包中佩戴在身上,隐藏在外套里面,不要将装有现金、护照的包包背在身后。对于购买的贵重饰品,不要随身佩戴,最好包装好装在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