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兆斌:补短板,促升级,中国农机在行动

30.12.2016  06:05
      2016年11月26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机化分会与农机360网共同在海南博鳌举办主题为“提质 增效 补短板 数字化”的2016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中联重科重机公司副总经理滕兆斌应邀出席活动并作《补短板 促升级 中国农机在行动》的主题演讲。

  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短板简析

  近年来,我国农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稳步提升,但仍存较多短板与不足。

  不足一:不同地域的农业机械化率不平衡,不同作物之间和生产过程机械化率不平衡。

  不足二: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壤、水源、生态保护、生物质再利用、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品质保证等方面大量问题需要解决。

  不足三: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代差,且职业农机人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

  针对这些短板应该怎么做,实际上今天各位专家和领导也给我们指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为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联重科也做了几个点上的事情,下面我在这方面做一个重点的汇报。

  创新升级,促进农业生产模式变革

  通过创新升级来促进农业生产模式变革这一方式、方法和路径,是我们解决相关短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抓住短板的主要矛盾,现阶段我们主要的重点是放在解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突出的保护性工作、机插、耕作、秸秆处理等环节,以及部分经济作物的部分短板机械化的问题。

  目前中联重科在保护性耕作方面已经完成了多款先进的中高端大马力拖拉机,在机插秧方面实现了插秧机免耕播种等多款农机具产品的批量的市场化,已经完成了喷药与试飞机具的研发。研发和生产了涵盖主要粮食作物以及油菜、蔬果、木耳等经济作物的机器。在秸秆处理方面,完成了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秸秆回收处理设备的研发,解决了三大作物秸秆回收机械化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等问题。另外我们还攻克了甘蔗收获机械的关键技术,使产品的适应性、性能、质量可靠性方面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探索创新模式,引领农业生产模式变革

  中联重科在攻克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短板的同时,也致力于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健康发展的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打造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作业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推动农民的增收。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农机租赁服务这一新的模式,来发展多业化的农机服务模式,多途径多模式有效解决各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问题。

  推进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需要的职业农民队伍的培育

  这方面我们通过评估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关键的要素之一。中联重科作为中国农业现代装备的理事长单位,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为主要出发点,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多种培训方式,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个体用户组织多方面的培训,2016年我们承接和完成了5千多名农机作业人员和农业经营组织带头人的培训。2015年也成功承办了首届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这个大赛,也促发了农业生产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强化产品技术升级,促进农机装备发展

  中联重科不断推进产品技术升级,实现了65到230马力产品换挡技术、CVT变速技术和整车电液控制技术和高端加热室的突破,明年我们将批量推向市场。

  在烘干机方面首创国内首款干燥在线信息无线传输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发,同时通过烘干热泵源的提升,烘干效率大幅度提高,烘干成本也有效降低。

  在甘蔗机方面,我们也成功运用了变量负载液压反馈技术、自润滑控制技术以及适时监测监控传导技术,在这方面的产品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也已经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批量投放市场。我们也实现了在液电控制的升级突破。

  农机装备的未来

  第一,中联重科认为集复合型、精准化和信息化为一体的高端农机具,包括涵盖农业生产和全程机械化的农业机械化产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主流。

  第二,整体的农业生产解决方案和成套装备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之道。比如说秸秆处理是目前农业生产老大难问题,目前也有方案,也有措施,但是推进效果不理想。未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与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和装备的研发,将是促进与解决农业生产资料的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是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升级的有效措施。这方面今天很多的同行也专家也做了阐述。

  第四,“互联网+”和大数据以及电商在农业的应用和发展将促生农业生产经营多元发展,将进一步连通农业生产全价值链,促进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新型农机装备的发展。

  未来中联重科将致力于打造绿色农机、智能农机和服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来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