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全国两会看发展”之四:满目春景相见欢

12.03.2016  08:42

创新谋开局——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天津北方网评: 站在住地窗前远眺,以前很难望见的西山跃然眼底;从朋友圈中寻觅家乡消息,频频收获蓝天白云的欣喜。不论在北京“见山是山”还是与津城的“蓝调”照片“相见甚欢”,这些都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其底色就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把握和探索实践。

  每年全国两会的“天津消息”中,有关生态治理、环境提升的话题与满目春景最为契合。去年天津代表团媒体开放日,黄兴国代表向记者透露,2014年天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上一年增加了30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13.5%,并作出坚持“五四三”举措防治大气污染的承诺。一年以还,我们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3年下降24.4%、PM2.5浓度下降27.1%、摘掉空气质量全国后10名城市帽子的答卷,诠释着什么是一诺千金,给群众以希望,给百姓以信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也是最公平的民生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绿色发展,展现出的是执政为民的担当情怀与决心恒心,是功在当前、泽被长远的治本之道。把握此“”,践行此“”,我们因地制宜施行“美丽天津·一号工程”这个“”。一号工程,顾名思义,就是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其中的“四清一绿”,则涵盖了空气、水、村庄社区和绿化美化,可以说是管天管地管空气。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工作严查、后果严惩……“四严齐下”,立说立行,咬住不松,我们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推进水污染防治、整治农村和社区环境、大规模绿化美化上有了喜人的变化,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绿色福利”就在身边。

  我们说,绿色发展是必要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使绿色成为发展的本色,才能实现永续发展。绿色发展又是无止境的实践,天津的务实举措来源于此,天津的成绩收获得益于此,天津的未来发展维系于此。

  前天正式公布的天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营造绿色宜人生态环境”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到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从全方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到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从联防联控环境污染到健全绿色发展机制……《纲要》勾勒点染出“美丽天津”的清晰线条和多彩色调。

  精彩开局,五年砥砺,长远可期。相信这幅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靓丽画卷一定能够绘就,用美丽天津建设的实际成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下完美注解。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