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不辍 立德为先——记全国劳模、第四十一中学校长袁滨渤

22.05.2015  09:31
   
发表于《天津工人报》2015-5-21。       

   
   
       
                    上午8点,在第四十一中的教室里坐着一位与众不同的“学生”。她不到50岁,戴着一副眼镜,认真地听着老师授课,时不时在本上记录着,她,就是第四十一中学校长袁滨渤。她先后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些荣誉称号无一不见证着她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自今年年初,袁滨渤被调到第四十一中学担任校长以来,她便坚持每天7点来到学校,巡视校园各个角落,排查安全隐患,8点坐到教室中听课,在课堂中找出老师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利用中午时间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下午与老师分享听课的感受,传授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这就是她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忙碌而又充实。在她的努力下,专题化的学科组建设、标准化的教学常态管理、专业化的领军人物培养、个性化的教学网络形成、制度化的评价激励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案逐步成型,老师的潜能也逐渐被激发出来。
袁滨渤常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面对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袁滨渤充分发挥“劳模名师创新工作室”的作用,以“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为理念,着力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她以个人教育博客为载体,定期开展专业思想交流研讨活动,为工作室的成员开阔视野。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一线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她亲自为班主任、青年教师、德育骨干等进行了20多场德育专业培训。
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是袁滨渤的理想。26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还是转型成为管理者,她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即使日常管理工作再繁忙,她都坚持给学生写笔谈、上励志班会课、做学习指导讲座,坚持给不同年级的家长开家长会,尝试用“家书”的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为学生与家长举办的多场大型教育讲座,更是场场爆满,次次延时,不少家长在讲座后记下了她的电话号码和博客地址,通过打电话和博客留言的方式与袁滨渤保持沟通。袁滨渤说:“我最大的自豪和骄傲不是所教的学生百分之百都考进了大学,而是学生们走向社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具有社会责任感,都过上了幸福生活,有尊严,有担当,懂生活,会工作。”     本报记者王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