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反思与推进:全球化下的新闻教育与性别传播

14.10.2015  17:24

  编者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十周年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来自性别研究和媒体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围绕“性别传播与新闻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就全球视野中的新闻教育、性别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新媒体时代的性别话语等议题进行研讨。此外,论坛还发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教育课程模板》和《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

  中国妇女报记者 南储鑫

  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十周年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来自性别研究和媒体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和学者,围绕“性别传播与新闻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就全球视野中的新闻教育、性别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新媒体时代的性别话语等主题进行研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为论坛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主持论坛。

  全球化环境下的新闻教育与国际传播

  就全球化环境下的新闻教育反思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分享了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传媒改变世界。如今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新技术的时代,传媒再次改变世界,媒介变化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议题,对该议题的理性解释离不开新闻教育和研究。第二,新闻教育要回应传媒生态变迁,积极应对媒介传播的新变化。第三,新闻教育引领传播全球化。当今世界已经成为连成一体的网络,面对数字的碎片化、媒体的碎片化以及新闻报道的娱乐化、游戏化,新闻教育必须要走在传播业变革的前面,发挥引领传播全球化的作用。此外,新闻教育还应该承担拓展传播业视野的使命,在推动全球教育文化科学以及传播进步的同时,倡导包容性发展,尤其是社会发展中的性别平等理念。

  面对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提升国家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程曼丽教授在发言中提到,我国明确提出要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但是我们的对外传播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应对国际突发事件能力不足;二是不能有效传达我们的价值观;三是缺乏宏观视野和大局意识。

  最近媒体上的问题报道/揭丑报道多起来了,虽然报道都是有事实依据的,但问题是很多媒体重事实披露、重描绘渲染,缺乏追踪整改措施,给人的印象是中国没有良心企业、政府对此无计可施。由这样报道的局部真实构建起来的整体,恰恰是外部受众感知中国的基础性依据,它和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也包括社会安全。对此,程曼丽教授强调应该把新闻报道的“未完成文本”转换成“完成文本”。

  加强合作,提升性别传播影响力

  基于媒体工作的丰富实践和深入研究,中国妇女报社总编辑孙钱斌认为,现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性别传播的格局和情势较为复杂的时期,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性别议题的边缘化。从主流媒体的传播资源配置来看,性别议题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性别传播自我边缘化的倾向,就是与主流的关注点没有交集、缺乏互动。其次,是传播碎片化的挑战,碎片化的传播对于性别传播所诉求的观念性、思想性缺乏匹配,以致深刻的内容要么被肢解要么被抛弃。再次,是由于传播娱乐化泛滥导致的低俗化。此外,因价值观分歧而导致的传播行为的割裂化,也亟需不同传播主体形成基本的价值共识。

  孙钱斌强调,提高性别传播的影响力,第一,要对性别传播策略进行调整。当前更多的报道着眼于女性维权,对于女性的发展问题关注得还不够,因此要把女性从权利的主体变成权力的主体,强调赋权赋能;第二,要加强理论的创新。在报纸中新闻是基本事实,评论是一级抽象,理论文章是二级抽象,但是我们往往对新闻事实进行抽象以后,剩下的就只有那么几句老生常谈的话,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第三,要因应媒体融合的趋势,改变性别传播的方式和技巧,增强产品意识、用户意识、互动意识。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研究员从意识、知识/技能和组织网络三个方面分析了性别与传播的问题,即性别研究者和传媒人关注问题的领域、视角有差别,由此带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见,甚至是误解;性别研究者通常认为传媒人不懂性别分析,性别研究者本身也有媒体知识的盲点;组织网络方面的条块分割也比较明显,合作的组织网络欠缺。结合反家庭暴力立法等实践,她提出了建议:媒体人与性别研究者要加强合作,促进性别研究者的传媒意识与传媒人的社会性别意识相结合;性别研究者需掌握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传媒人也要掌握社会性别分析工具,让彼此知道对方问题的价值所在,同时要建立一个固定式组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合力推进。

  天津市妇联副主席梁春早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阐述了对自媒体的非线性传播、网络舆论场中的公众意识特点以及女性组织的社会责任三个问题的思考。在结合天津妇联宣传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梁春早提出女性组织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服务群众的建议:一要努力创造一些新的女性议题;二要利用好互联网整合资源的优势助力女性发展;三要利用新媒体有效地维护妇女权利,注意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四要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来推动妇联的工作高效开展。

  新书助力新闻教育和性别传播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教育课程模板》和《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发布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教育课程模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教育丛书的重点教材,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约70家新闻培训机构得到推广应用。此次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媒介与女性教席翻译的中文版在中国推广,将为我国的新闻教育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前沿的新闻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发展计划(IPDC)计划秘书处项目专家法克森·班达先生在会上推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教育课程模板》,法克森·班达先生介绍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发展中国新闻教育者纳入全球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发展规划中,促进中国新闻教育者的声音进入全球主流教育者的领域。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13-2014)》蓝皮书执行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陈志娟老师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蓝皮书的特色和内容,蓝皮书总结了2013年至2014年我国媒介与女性发展的特点:一是媒体继续通过性别议题设置推动立法和公共政策,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媒体对于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推动。第二个是媒体通过“暖男”“女汉子”等热词,促进一些新的性别关系模式和性别观念广泛传播。第三,网络和社交媒体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个老问题依然存在,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针对某新闻节目的监测发现,该节目并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内容,更多是性别无意识的,但这种性别无意识不等于客观,也不等于中立和公正,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现象。

  此外,网络舆情中性别平等视角缺失等问题较为严重。虽然面临一些问题,蓝皮书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介与女性发展的前景总体上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