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彬:新生代军人不缺乏英雄情怀

27.05.2015  13:14

姜涛、鲁朋飞,这两名年轻而优秀的海军飞行员感动了亿万人。近日的一次训练中,两人驾机遇突发故障。飞行记录仪显示,在短短17秒内,两人做出系列规避动作,使飞机成功避开人口密集区,坠毁在树林里,两人壮烈牺牲,地面无任何连带损伤。

是什么让他们在瞬间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位哲学家说过:战场上的英雄是一念之差。飞行训练中出现机械故障就接近于作战,尤其需要在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之间做出选择,并且在瞬间完成选择,也就出现了哲学家所说的“一念之差”。

只是那一瞬间的“一念”可以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也可以是选择牺牲自己保全人民群众,并且这种差别不是建立于理性分析,更不存在内心的争论。英雄之所以选择自我牺牲,完全是凭借长期积淀下来的已经化作价值观念的精神品质,这种积淀已经接近于本能。

由两位英雄说开去,我军一直不缺少牺牲精神,包括90后这一代青年军人。长期以来一些人有一种困扰或疑惑:“当代青年军人究竟有没有足够的牺牲来支撑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这个回答极其重要。

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便逐渐远离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甚至是所谓的“远离崇高”,正是人们普遍感觉不到高尚精神存在,才有理由怀疑“新生代”是否像先辈一样承担起国家使命。怀疑之声不绝于耳。

以传统的表达方式衡量,包括青年军人在内的新生代确实在发生变化,尤其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这代青年确实把一些昂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埋藏于心,且不大喜欢以前辈的方式表达出来。

不表达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上世纪80年代那场边境作战,一代青年军人就是在一片怀疑声中走上战场,又是以强烈的牺牲精神造就出人民群众心目中“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笔者就是当年走上战场的军人之一。第一次上战场,自已入伍刚几个月,并且在不到5年内连续三次上战场,正是一次次战火的考验让我深切体会到,哪怕日常生活中因平凡琐事而让我们远离崇高,哪怕那些避不开绕不过的利益把我们从理想主义拉入现实生活,还是有高尚的情愫点点滴滴沉积于胸,埋藏在心灵深处,化作无意识,只待一个激发的契机,让我们不怕牺牲,勇于牺牲。记得当时写给父母的家信中就有这样的话:“你儿子活着是英雄,死了也一定是英雄”,这句话让母亲误以为是“遗书”,哭了很多次,甚至哭伤了眼睛。

其实,我们只有进入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个环境,那么一个状态,才会思考一些终极的价值。或者说,当我们背靠祖国面对敌人时,才意识到冲上去与逃避分别意味着什么。这其实就是包括所谓“落后分子”在内的所有战友都勇敢作战的内在原因。那里,我们甚至为自己的高尚而感动。

两位英雄和此前的所有英雄都在证明,并非心中无高尚,只因未到表达时。相信这一代青年军人,他们在关键时刻定能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哪怕是牺牲生命。▲(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

相关新闻

楚天评:打一场捍卫网络上甘岭的英雄保卫战

2015-05-08 10:39

 

 

罗援:打一场英雄形象的保卫战

2015-05-07 02:35

 

 

环球今日评:抗震小英雄成阶下囚,谁之过

2014-11-03 17:15

 

 

公方彬:烈士是军人的精神归宿

2014-09-25 02:35

 

 

许森:军人不讲打仗讲什么

2014-08-28 02:35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郭馥源(实习)



原标题: 公方彬:新生代军人不缺乏英雄情怀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