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浙江金华市将建4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15.07.2016  16:37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地上、轻地下

  如果把地上建筑比作城市的肌肉,那么道路就是城市的骨骼,而地下管线就是城市的血管。这些“血管”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水电热等能源。一旦暴雨降临,地下排水系统还担负着为城市疏泄积水的功能。

  金华市最新地下管线普查结果显示,在金华城市地下的地下管线有8大类,涉及23个权属单位,总长度达7398公里。这么长的地下管线,且分属不同权属单位,出现“马路拉链”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而且,由于资料不全、信息不通等原因,有时铺设开挖一条管线,还会把其他管线挖破。如果在新建或改造城市道路时,把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照明、广播电视、交通信号、治安监控等管线统一纳入一条公共廊道中,问题就能一揽子解决,而且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运行管理维护也更加方便。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以改变过去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局面,日常巡检维护等都可以通过出入井在地下完成,不仅能解决“马路拉链”和“空中蛛网”问题,还能抵御管道侵蚀和抗震减灾,管线运行更安全稳定。

  金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2013年10月开工建设的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目前浙江省在建规模最大、全国首个兼顾人防需要的综合管廊项目。管廊建设采用全开放露天开挖,在深六七米的深沟中浇铸全封闭的长方形水泥厢体,犹如一列绵延数公里的火车车厢,被当地村民称为“地下长城”。

  这一创新举动,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领衔的专家组的肯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在建设初期考虑兼顾人防需要,在设防等级、战时功能、防护技术、平战转换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仅增加0.63%造价的情况下,就实现了兼顾人防需要、提高管廊战时防护能力以及利用管廊内部检修通道增加战时应急人员疏散通道的功能,投入少、增能大、技术新、保障好。

  “一次投资,永续利用;一次入廊,按需添加;一次动土,不复开挖。”相关负责人介绍,金义都市新区综合管廊实现了“一廊多用”和投资效益最大化,可以确保新区核心区地面和道路50年内不因管线增设和更新而开挖,管廊使用寿命长达100年。

  “十三五”要建4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7月5日,金华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套建设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比例,新建主干道都要同步配套地下综合管廊”的要求。相关部门也紧锣密鼓进行谋划,以点带面,推而广之,助力精品城市建设。婺城区结合旧城改造,已规划二七区块主干道解放西路(婺州街至回溪街段)1公里综合管廊项目;金东区计划结合环城南路东延,在环城东路至二环东路段新建2.4公里综合管廊;金华开发区已初步确定了两条,一条沿双龙南街(二环南路至湖海塘段),一条在东阳街(二环南路至330国道段)。此外,作为金华综合管廊建设先行区,金义都市新区将继续实施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多湖中央商务区则计划在电大街、中国婺剧院东侧道路扩大综合管廊建设规模。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要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0公里,建成150公里以上。金华市将建4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已经启动,金华市将以此为契机,探索PPP建设模式,全力推进地下管廊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