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原来其实不炖肉 最初天津卫“熬鱼”

04.02.2016  08:28

   天津北方网讯: 按天津的民俗,初一到初五不做饭,这几天吃的年饭要在春节前准备好,有道是“二十六炖锅肉”。

  最初,天津卫的屯兵来自安徽,安徽传统的年夜饭里必须有全鱼,哪怕摆在盘子里只能看不能吃也得有,万一谁家实在没有鱼也得刻条木头鱼摆上桌,这样才算是过年。因此,最初的天津卫民俗本来是“二十六,熬鱼肉”,后来随着各地移民的加入,文化交融,在汉民眼中代表着富足的猪肉逐渐取代了鱼肉,成为天津人准备年饭的第一要务,鱼则退居次席。

  过去,因经济条件所限,百姓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春节前买回家的肉要先切出来一半,用盐腌在缸里做腊肉,留待来年过节、办事的时候再吃。剩下的一半,要炖成红烧肉,搁在屋外自然冷藏,等到过年才能吃。就这一锅肉,也不能全让自家人拿来解馋,得留一些招待客人。待亲朋好友来拜年时,盛几块带冻的肉烩上一大碗白菜粉条做主菜款待客人。

  过去的平民百姓,不但日常吃肉困难,冬天洗澡也成问题,因为家里没浴室,去澡堂子得花钱,因此冬天很少洗澡。不过,即便是家里再困难,在节前拾掇完屋子以后也得花钱进澡堂子泡泡澡、理理发。除夕前,人们还要换上新衣服,这是为了去除上一年的晦气,祈求来年好运。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