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国同志赴天津大学落实创新创业宣讲

27.04.2015  19:32

  日前,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来到天津大学,参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示,召开创新创业座谈会并作宣讲报告。天津大学广大师生在会后纷纷表示,这次的座谈会和报告会,既是一次生动精彩的形势报告,更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创新创业动员。

  会后,天津大学总结了创新创业工作基本情况。学校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创新创业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二是把学校的科技创新和师生创业相结合;三是把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本相结合。学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建设,出台《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鞍山西道沿线大学科技园,融入天津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区二十一园"建设;成立宣怀学院,开展专业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搭建"搭伙"创客空间、"1895创业咖啡"等新型服务载体;向社会募集总计33亿多元人民币额度的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天津大学依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在创新创业中取得丰硕成果。"妙手"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甲醇柴油二元燃料技术、"神工一号"康复机器人技术等一大批高技术成果都陆续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014年,天大学子共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立项480项,投入经费260万元。学生创业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中摘得金奖。在腾讯开放平台发布的高校创新创业排行榜上,天大的创业者数位居全国高校第十,天大创业者收益位居全国高校第五。

  据了解,天津大学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的具体举措有:

  1.形成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链。天津大学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支持师生创新创业,着力打造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的完整链条。一是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建设。出台《天津大学关于鼓励创新创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改革科技成果的处置权、使用权、分配权,允许科技人员和在校生兼职或专职创办公司,组建专职技术经纪人队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实施"三个100工程"--服务100个专家团队,遴选100项可产业化核心技术,遴选100项重点行业关键需求,为技术的产业化提供资金、载体、政策支撑。二是主动融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鞍山西道沿线部分校区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融入南开区乃至天津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服务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的重要一环;卫津路校区将进行功能的重新调整,在高端研发、师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面向国家需求建设"众创空间"。面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建设滨海工业研究院,已孵化、培育科技企业19家,总注册资金7323万元;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3年累计合作经费7000余万元,服务地方企业300余家;面向海洋强国战略,建设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允许有创业想法的在校研究生入驻,为创业团队提供交流空间和融资服务;面向校地协同创新,建设津南创新研究院,打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试点。

  2.搭建新型创新创业载体。一是设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意-创新-创业"的全过程服务。在上游,通过智慧空间站、科普节等激发学生创意;在中游,建设35个学生创新实验室,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计划,推进本科生自主科研;在下游,打造"理论教学-竞赛模拟-创业苗圃-创业基地"四级培养体系,服务学生创业。二是建设线上"92home创业云平台"。在云平台上集中整合学生创业团队、创投机构、策划服务商等资源,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达成意向,提高创新创业效率。三是建设"搭伙"创客空间。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搭伙"创客空间,空间设施通过学生DIY或向社会募集。各个孵化器、企业、个人,或捐助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或提供一个电视屏幕、一台打印机等,打造交互空间,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四是成立"1895创业咖啡"。成立国内首家在高校校内运营、具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创业咖啡厅,将导师团、创投基金及创业孵化器打包注入天津大学校园。目前该创业咖啡厅拥有30名天津市科委聘任的"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导师",已经成功举行8场路演,累计帮助创业项目融资6000万元。

  3.形成专业的教育服务体系。天津大学始终把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全国第一所把创新创业计入学分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一个创业学院""一个创业精英培训班"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一个创业教育学院--"宣怀学院"。学院立足于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人才,设置"课程中心""服务中心"和"孵化中心",均可对社会创业者开放。"课程中心"开展学历教育和高端培训,为有创新精神或创业潜力的学生创造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学生创业者可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服务中心"对接社会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整合碎片化资源,在线上建设创业云平台,线下打造创业者交互空间,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孵化中心"成立专利分析实验室,筛选学校每年千余项的专利成果,供创业团队选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个创业精英培训班--"宣怀班"。自2012年起,学校面向在校生和五年内的毕业生,选拔有强烈创业意愿者成为宣怀班学员,为每位学员配备专业理论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实践等环节的全过程培养,三年共培育125名有创业梦想的学员,其中产生了在册创业团队55支,在校生注册企业24家。

  4.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吸纳社会资本,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学校每年划拨预算300万元,并积极募集社会资金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经吸引中科招商、海泰投资等企业,南开区、滨海高新区等7个区县政府,设立总计33亿多元人民币额度的创新创业基金。其中校友为创业基金的募集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如北京校友会发起的1895创业基金,设立之初就一次投入了1个亿的额度。二是自主发行创投基金,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学校计划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自主发行基金用于支持、保障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018年第四期创业孵化大讲堂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要求,近日,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面对面服务驻津青年企业家
  为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和建团96周年,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召开2017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推动会
  为加强对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