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大山里的天津村民 举家搬迁寻“世外桃源”

06.07.2016  02:40

在兴隆的天津人生活怡然自得。

   天津北方网讯: 说起河北省兴隆县,许多天津人或许还很陌生,其实,它是天津的老邻居。驾车从津城出发,上津蓟高速公路,转津围公路北上,出了黄崖关,就是兴隆县境。一进入兴隆,翠绿的群山扑面而来,就连山风也夹着草香,这座“中国深呼吸小城”果然名不虚传!历史上的兴隆就是“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史料记载,清朝入关之后,顺治皇帝圈定京东遵化县马兰峪的一片山洼做了皇家陵寝,同时也把紧邻的兴隆县定为“后龙风水”禁地,以保风水不失、龙脉延年,从此封禁山林长达250年之久,直到1915年才开禁。上世纪80年代起,兴隆再次大兴育林,终于成就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苍翠秀美,也为今天京津两地的人们留下了一个躲避繁华喧嚣、享受自在安逸的好去处。

  这不,一拨又一拨天津人“”进了兴隆绵延的大山,安居于“鸡犬不相闻”的山野小村,悠闲自在地当起了“村民”。他们为嘛远离都市?为嘛又选择兴隆?他们过得好么?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兴隆一探究竟。

  楚榆沟的“天津村

  在距兴隆县城15公里的八棱山脚下一个叫“楚榆沟”的山村,住着500多户“城市移民”。在兴隆人眼里,楚榆沟是名符其实的“天津村”。据村支书王占树介绍,上世纪60年代大搞“三线”建设时,从天津搬来了一家兵工厂,对外称“光明农具制造厂”,其实,光明厂不造农具只造枪,所产枪支多支援越南、柬埔寨、老挝。光明厂有家属职工5000之众,厂长书记是“地师级”,比县长官还大。1982年,军工企业大调整,光明厂撤回天津,人员分批回城,搬迁直到1988年才完结。光明厂撤走后,曾经人丁兴旺的楚榆沟一下子冷清了,萧条了。王占树说:“厂子在时,村里人在厂里打工,男工每天1元5角7分,女工每天1元3角2分。那时的楚榆沟比其它村子富。孩子们在工厂子弟学校读书,厂里还有医院、电影院、公交站……厂子搬空了,村里人的心也被掏空了,没着没落地不得劲儿。

  返城后的光明厂已经解散,遗留在楚榆沟的老厂房、旧宿舍成了一个久远的记忆。但老职工们的心依然恋着这里,从2000年起,不断有退休老职工回楚榆沟“探亲”,有的带着亲戚朋友,在村里一住就是几个月。老人们说,楚榆沟的空气好、水质好、气候好,最适合避暑、养老。这让村委会动了心思,何不将老房子改造,让老职工们“回来”有个安身之所呢?“可是,当时村里没钱。到2007年,从天津来了一个开发商,相中了这些老房子,提出与村委会合作,重新办了土地证,将原先的老宿舍区改造成了商品住宅,在天津、北京打广告,没想到一下子火了,房子当年就卖出去了。”王占树说:“来买房的天津人最多,都是来这里养老的。

  改造过后的老房子供不应求,开发商又在厂区里“另起炉灶”,建了几栋高层楼房,房价也从原先的每平方米2000元涨到4000元,仍然很抢手,到2012年,这里新增了500多户“村民”,楚榆沟又热闹起来了。

  今年62岁的“村民”薛先生,是在楚榆沟长大的天津人。他的父母曾是光明厂的职工,1974年,薛先生回天津上了技校。他重回楚榆沟是因为“没有住够”,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水土养人”。薛先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退休后就想着找个地方调养身体,“想来想去,也就兴隆这地儿合适,我对它也有感情。”于是,他带着老伴儿回了楚榆沟。起初是租房子住,没想到住了一个夏天,病情真的大大好转。2013年,他干脆买了一套房子,每年都到这里住半年。

  今年85岁高龄的莫老太太退休前是军医,老伴是机关干部。2007年,他们在这里买了一套两居室,是楚榆沟最年长的“天津村民”。每年5月,老两口就让儿子开车把他们送来,到10月天冷时再接回去。莫老太太说:“我们老两口算是候鸟,夏天来这里避暑,冬天回去过冬,这样的生活已经八九年,习惯了。”莫老太太感觉“在楚榆沟养老,闲适,清静,连呼吸也痛快。”她还拉来以前的同事“入伙”,笑称:“这是抱团养老吧。每天可以找个熟人散散步,聊聊天,快活得很。

  其实,时间久了,这里的“村民”也都渐渐熟悉起来。他们经常串门,谈古论今,一起爬山,一起钓鱼,一起采摘,一起跳广场舞,一起摄影,彼此间还经常分享各自制作的美食。“这都是抱团养老的乐趣吧。”莫老太太说。

  住在莫老太太对门的盖大姐与老伴曾先生从天津塘沽来。盖大姐说:“我们2009年来的,住了这么多年,跟这里的原住民关系融洽,每天都有乐子。”盖大姐介绍:“天津村藏龙卧虎,嘛人都有。有将军,有部长,有教授,有医生,有工程师,有记者,有画家。我老伴就是画家,每天都出去写生,乐不思蜀。

  因为这里“人才济济”,县里也“因势利导”,在楚榆沟建了“画之都文化产业园”,曾先生这样的“村民”老有所为,有了用武之地。天津村“画之都”的名气大了,京津两地的艺术家也慕名而来,在这里长期驻扎,创作交流。而今,这里成了兴隆的一张文化名片。

  山沟里的天津房客

  “到兴隆买房,进山里养生”已成一部分天津市民热衷的生活方式。在距黄崖关十多公里的青松岭镇西湾村,也住着50多户“天津村民”。这里的房子是带产权的商品房,依山傍水,幽静雅致。“天津村民”周先生介绍,他跟亲戚朋友们一起在这里买了4套两居室,每年来度夏,朋友们节假日也过来聚会。周先生称:“这里的空气能救命。”为了证实这个说法不夸张,周先生拿出手机,打开计步器和血糖监测仪说:“我有严重的糖尿病,住到这里后,血糖已经接近正常。”周先生每天至少在山里走一万步以上,“边走边深呼吸,跟洗肺一样,人轻松一大截。”周先生说,“在这里生活,每天吃一顿粗粮,喝的是山泉水,连鱼也是山泉水里养大的。这种纯净的环境是城市里不可能有的。

  周先生的邻居是位83岁的老太太,她告诉记者,“房子是姑爷给我买的,闺女也退休了,陪我住在这里。到礼拜天,孩子们就来团聚。这里离天津近,来去方便。

  对于饱受“桑拿天”“雾霾天”煎熬的都市人来说,能在这样的清爽之地度夏是件惬意的事。但如今的兴隆,这样的“旅游地产”价格已经大涨,现在每平方米至少4300元,有的已超过5000元。这个价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因而,一些天津人也选择在兴隆租房。

  在雾灵山脚下的眼石村,记者见到了几户“天津村民”,他们是这里的老房客。海拔2118米的雾灵山是京东第一高峰,年均气温20℃以下,是“零暑”之地,夏天睡觉还得盖被子。眼石村依靠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发展旅游业,“农家院”遍布山道两旁。天津来的刘姐三年前在眼石村租下了一个农家院,“11间房,租半年,租金不到三万块钱,挺合算的。”刘姐说,“每年夏天,一家二十几口人都到这里避暑。

  与刘姐做邻居的是85岁的陈先生。他与子女、亲戚一起,在这里租了一处院落,有五六间房,院子里还有一小块地,被老先生开发成菜园,种着应时的蔬菜,还养了几只鸡。“想吃菜,往地里摘。想吃蛋,去鸡窝里捡。基本上自给自足。”陈老爷子指着菜园子和正在觅食的鸡说:“绿色无污染,绝对没毛病。”他的儿子也退休了,每年都陪老爷子来这里住。

  自给自足,是来兴隆的“天津村民”乐享的生活。在紧邻黄崖关的花市村,记者也走访了几户“天津村民”。花市村藏在深山沟里,开车进去要走一小时山路。在村东头的一座小院子里,“天津村民”杨女士正打理着菜地。杨女士今年72岁,2000年从市建委退休。2009年她与老伴买下了这座院子,“这里原先是草房,我花了两万块钱买的。改造装修成现在这个样子。”杨女士说。

  这套平房有三间屋子,100多平方米,一间卧室,一间书房,一间客厅。房后面隔出了厨房、卫生间。杨女士说,村里的水电有保障,院子里还打了口井,生活很方便。

  住在这偏远的山村,平时做些什么呢?杨女士笑道:“平时尽忙地里的活儿了,有时也上上网。”她指着生机盎然的菜园子说:“今年种了豆角、西红柿、丝瓜、青椒,还有百合、黄芪、丹参、薄荷。吃不完的菜就送乡亲们。

  给记者当向导的村支书韩翠兰介绍:“这些中药材都是他们老两口自己上山采回的,移植在园子里。平时就拿它们炖汤熬粥。村子里有公车,想吃肉就去赶集,想吃鱼,水潭里可以钓,山泉水养的鱼,鲜美得很。”韩翠兰说,“老两口可好了,经常赞助我们村的贫困孩子,老先生还经常辅导孩子们的功课。村里从来不拿他们当外人。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在兴隆,无论多偏僻的山村,都装有闭路电视和WiFi,手机信号也很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东伟说:“兴隆的大山虽有世外桃源之感,但并未与世隔绝。信息绝对不闭塞,通电视通网络是标配,这也是天津人能在这里长期驻留的原因。

  兴隆与天津的不解情缘

  要细说兴隆,其实与天津的渊源很深,经济、文化的联系一直未断。如今五六十岁的人都该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部电影叫《青松岭》,说的就是兴隆山村的故事。青松岭镇与蓟县接壤,是天津通往冀北的门户。青松岭镇党委书记马建立说:“这些年天津的电视台和电影厂来兴隆拍片,青松岭常是外景地。青松岭的农家院也向天津蓟县农家院取经,两地的农民联系紧密。前些年还拍了《青松岭后传》,编剧何申就是天津人。

  《青松岭》中的“万山大叔”“钱广”都是有原型的人物,“惊马”的山口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而今“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的景致没了,汽车取代了马车,山道变成了高速公路,兴隆与天津的往来更便利了。

  兴隆与天津的渊源还远不止这些。上世纪60年代,兴隆是天津“三线企业”的承接地,有6家工厂搬迁到兴隆,天津档案馆也曾在兴隆选址,至今,馆舍还保存完好。还有许多天津知青插队在兴隆,有的娶兴隆女,有的嫁兴隆郎。

  兴隆是京津两地的“生态涵养区”,守护着北京、天津的“两盆水”——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为保证这“两盆水”不断流,即使森林覆盖率已接近70%,兴隆也严禁采伐树木。矿业是兴隆的一大支柱,但为了保证“两盆水”的干净,2012年以来,兴隆关停了几十家采矿企业。兴隆县委书记薛青松说:“兴隆为京津两地生态保护做出了贡献。兴隆把主产业锁定在林果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经济。兴隆人坚信,护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兴隆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2A级以上景区7个,有8处国家级景观溶洞。县城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000左右,景区景点超过1万个,夏季平均气温22℃,比京津地区低10℃。兴隆已成为京津市民喜爱的休闲避暑目的地。在林果产业方面,兴隆是国家经济林建设示范县,是林业部命名的“山楂之乡”“板栗之乡”,农民人均果树超过220株,2015年兴隆果品产量达53.12万吨,而天津则是兴隆主要的果品销售市场。

  兴隆的孩子们也心仪天津。在兴隆职教中心,校长陈雷介绍,兴隆从2004年起就与天津的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每年有200名学生到天津职业院校就读,参加春季高考,这些孩子毕业后也都在天津就业。“天津力神电池、天津三星电子、天津汽模、天津天士力都有兴隆的毕业生就业。”陈雷说,“到天津上大学,找工作,是很多兴隆孩子的目标。

  京津冀一体化,为兴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兴隆已经确立了“引入京津资本、拓展京津市场、吸引京津客源”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兴隆县有生态资源,天津人有雄厚财力,投资兴隆,开发兴隆,互利共赢,“钱途”无限。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