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会战·徐报国:我是从死人堆儿里被扒出来的

03.09.2015  10:5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 第一次见到97岁的徐报国老人,是在本市举办的“慰问抗日老战士”的活动现场。当时,到场的老战士中,他是年纪最大的一个。老人家年事已高,而且,经历战争的枪林弹雨,让他成为五级伤残军人,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可是,身穿军装的他,坐在那里也是腰板儿倍儿直。老人和他的老伴儿是一对“英雄伉俪”,曾经一起抗日“打鬼子”。

  参加游击队改名叫“报国

  徐报国老人原籍河北省乐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游击队里参加抗日斗争。1943年,他正式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与老人交谈的时候,记者最先感到好奇的就是他的名字。徐报国老人很自豪地说:“这不是本名,是后来改的。”老人原名徐占文,是按照家中的族谱排行的,1936年加入抗日队伍后,就改名徐报国,以表明自己“报效祖国”之意。而徐报国也确实不负新名字的含义,一直在革命道路上奋斗。

  冀中会战死里逃生

  在徐老爷子的记忆中,让自己终生难忘的就是冀中会战。1942年5月初,日寇调集精锐师团5万余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最疯狂、最野蛮的“五一大扫荡”。徐报国在这期间也参加了大大小小众多战斗,每一次战斗,他面临的都是生死考验,但是,他没有退缩。在一次战斗中,他被鬼子的炮弹击中,晕了过去,在奄奄一息中被搜救队找到捡回了一条命。老人说:“我是从死人堆儿里被扒出来的,不知道睡了多少天才醒。炮弹伤了头部,臀部、腿部也有伤,至今还有后遗症。

  夫妻携手英雄伉俪

  徐报国的老伴儿杨玉芬老人今年92岁。当年,她也是一名“支前模范”,是当地的“妇女救国会”的会长。老人家说:“当年,我们那些姐妹们有个口号,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积极抗战,支援前线。”杨玉芬支持丈夫在前线打鬼子,自己也积极参战,夫妻双双抗日,坚持斗争。不幸的是,因为无暇顾及家中的三个女儿,以致她们相继得病去世。说到自己受过的苦难和痛失的孩子,老夫妻都热泪盈眶。但是,这对英雄伉俪却是对自己的选择和牺牲一生无悔。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