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农广校组织第十五期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

30.10.2015  17:38

 

      10月30日,塘沽农广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参加了第十五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远程培训。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齐国,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核心在人,关键在产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抓住机遇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伟大实践三个方面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是国家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的基础内核。现在提出五化同步,就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谁来种地”、“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农业后继乏人等问题步步紧逼,农民职业化成为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核心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加快构建“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二是依托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三是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广校作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主渠道和主阵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广校责无旁贷。建立教师与学员“一对一”或“一对多”相对固定的关系,通过“对话交流”、“诊断式提问”、“保姆式跟踪服务”等方式,发挥导师产业发展引导、生产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辅导作用,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远程培训结束后,农广校教师及时整理学习笔记,将培训内容电子版上传到农广校网络大讲堂学习交流群,供其他农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同时,杨云媛校长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在农广校讨论组进行学习交流。
      杨校长结合当前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深感农广人责任重大,肩负着农民教育任务和目标,今后多下基层开展调研,在调研中探索并付之于实践,了解农民之所需,解农民之所急,为农民做到“量体裁衣”服务,助力于农业生产,获得经济效益,取得农民的信任,提高农民满意度。同时要求在教育培训中,每位教师都要尽心尽责,就像“导师带研究生”对待每位学员,不怕麻烦和辛苦,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张裕馨老师说:作为农广校的一名专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培训中,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采取面授、答疑、与学员交流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内容更通俗易懂。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推进添砖加瓦。
      孙莹老师说:以后要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知识。跟每位学员及时沟通,了解学员想自己学些什么,提高哪方面专业知识。热情为学员服务,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杨国华老师说:要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务农农民的学习规律,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要围绕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需要自我充电,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张文旭老师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效工作的平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农广校教师要苦练内功,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提高,丰富专业知识和推广技术,为本地区的农业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的网络讲堂内容贴合农广校当前工作实际,提升了农广校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