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为何难见厚地膜

09.11.2015  13:14
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地膜以其保温、保墒、保土、增产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称作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但是地膜覆盖技术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农田遭到严重的白色污染。原因是目前使用的地膜都是“0.004至0.005毫米”的薄地膜,而“0.008毫米”厚地膜农田难见,因此造成残膜在田地破碎,很难回收,为此,亟须从源头推广“0.008毫米”厚地膜。但是目前遭遇诸多困难,亟须通过相关试点,破解这一全国性的难题。

  

  农田残膜成公害

  农户束手无策

  眼下,即将进入立冬节气,不少农户开始深耕农田,为明年春播做好准备。记者在一些乡村田野里看到,农户们都在自家的农田里弯腰捡拾着。他们捡拾的不是粮食,而是残破的农膜。一位农民摇着头说,这些残破农膜让他们很憷头,原因是农膜太薄,已经成为碎片,非常不容易捡拾,还特别费时间,但是不捡拾又会影响种粮、种菜等。市农业环保站专家成振华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现在农民用的0.004毫米农膜太薄,经过风吹日晒破裂在地里,都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很难完全捡拾干净。

  残膜究竟对农田造成哪些危害呢?成振华介绍,近年来,在普遍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废旧地膜回收措施,使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残留量逐年增多。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残留废旧地膜已对本市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相对滞后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市农机研究所所长庞俊杰告诉记者,据他们的调查,每年本市大约有70万亩的农田要覆盖地膜,总用量达到2500吨左右。用这样多的地膜,原因在于农业生产需求,特别是早春的农作物品种,比如,玉米、棉花、大蒜、辣椒、甜瓜等。地膜的好处是保温、保墒、抗旱、早熟,目前所有涉农区县农民都在使用地膜,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但是现在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地膜太薄,一般都是0.004至0.005毫米的超薄地膜,好处是价钱便宜,透光性好,但是这些超薄的农膜极容易碎片化,给后期的清理带来极大困难。但是由于国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允许使用超薄农膜,所以根本无法制止销售商销售和农户购买,0.008毫米厚地膜推广成为首要难题。

  武清试点厚膜推广

  力求从源头治理

  连日来,市农业环保站和武清区农业局环保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厚地膜使用和回收试点工作,与农资销售商签协议,对农户进行宣传讲解。成振华直言,现在全国各地大都在使用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政府部门出台补贴扶持政策,要求农资店销售厚膜,同时鼓励农户自觉使用厚膜。从今年开始,市农委选定武清区开展本市农田厚膜推广工作试点。具体内容是:通过政府补贴方式,从源头严禁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上市销售,农民也不能使用;然后建立回收点,对残膜进行统一回收。河北屯镇一位农民高兴地说:“现在使用厚地膜能严控白色污染,这个措施很好,我们全力配合政府。

  据武清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武清试点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按照“政府组织、农户参与、网点回收、集中拉运、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进废旧地膜回收体系,促进废旧地膜的回收,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健康发展。在地膜使用量大的河西务、河北屯、大良镇等镇建立地膜销售、废旧地膜回收网点,然后建立一个全区性质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服务站,集中回收各网点收上来的废旧地膜再由回收站统一处理。

  主要目标是:尽快建立起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技术服务体系,2015年,武清区大力推广使用厚度0.008毫米以上地膜,淘汰厚度低于0.008毫米的地膜。建立地膜销售、废旧地膜回收网点7处。建立1个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服务站,组织实施加厚地膜推广4.5万亩,年回收处理废旧地膜18万公斤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形成废旧地膜污染综合防治长效机制,示范镇地膜残留率低于20%,废旧地膜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具体试点地区是:在下伍旗镇、河西务镇、大孟庄镇、大良镇、城关镇、陈咀镇、河北屯镇筛选建立七个地膜销售、废旧地膜回收网点,通过网点推广厚度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通过网点推广地膜4.5万亩,地膜捡净率达到85%以上。

  残膜处理需多措并举

  外地经验可借鉴

  市农机研究所所长庞俊杰刚刚撰写完一份调研报告,其核心内容是怎样借鉴甘肃经验,实行一条龙式、闭合式的残膜无害化处理市场运作体系。庞俊杰介绍,他们按照市农委要求,在宁河建立了一个机械化残膜回收试点,依托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作业,探寻市场化运作模式。

  负责此项试点作业的是宁河农鑫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炳亮告诉记者,他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承担试点任务,在周边地区进行机械化残膜回收,截至目前,已经回收大约3万亩农田的残膜,回收数量达到了4万公斤左右,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张炳亮告诉记者,他们的试点作业内容是采用机械化回收方式,每亩只向农户收取5元钱的作业费用,目的是鼓励农户参与回收工作。回收的残膜要进行人工去杂,要把残膜里面的土块、秸秆等杂物去掉,最后卖给外地塑料加工企业,做到无害化处理。这样一来,农民再也不在田头燃烧残膜了,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意义非常重大。

  张炳亮坦言,目前试点工作遭遇一些困难,主要就是回收上来的残膜不能全部卖出去,只能堆积在场院里,让人犯难。特别希望有关企业和他们对接,争取尽快销售出去。目前看来,除了把残膜简单卖给相关塑料生产企业以外,还要寻求新的终端无害化处理方式,比如自己建立一个终端回收加工企业,这样就会主动些。

  庞俊杰告诉记者,他们在甘肃参观发现,当地残膜回收利用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一是政府部门出台相关地方条例,严禁农资销售商销售0.008毫米以下的地膜,农户购买的都是0.008毫米及以上的厚地膜,这样从源头进行了控制。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给农户一些补贴,鼓励他们购买使用厚地膜进行农业生产。二是要兴建相关回收体系链条,使残膜真正做到一条龙式的无害化处理。首先是建立专业回收站,由相关企业到田间地头回收农民捡起来的残膜,按照一定的价格进行购买,再卖给相应的回收企业。企业回收后经过分拣、清洗后,进入生产车间,制成塑料颗粒,用于塑料管材和其他塑料制品的制作。政府指导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建立市场化的运作体系。

  庞俊杰认为,目前,本市已经高度重视残膜回收,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要长期做下去,还要丰富相关手段,全面建立一条龙式的回收体系,特别是要尽快建立终端无害化处理体系。另外,要开展广泛的环保教育,鼓励农户自觉购买使用0.008毫米的厚地膜,农业专家要下乡具体指导,搞好配套农机具的研发、使用,并依托专业农业合作社开展定点环保作业处理。

来源:天津日报 记者  陈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