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现代设施与冬枣种植相结合的新模式 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农民增收有了加速器

20.04.2017  19:18

  与普通冬枣树每年4月中下旬发芽相比,目前,生长在太平镇温室大棚里的冬枣树成了冬枣树界的“优先生”。这些生长在温室大棚里面的冬枣树,在犹带寒意的3月初就抢先吐绿,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值得注意的是,太平镇的冬枣能提前两个月成熟上市,价格比普通冬枣收获时节翻了十倍。小小冬枣如今已成了太平镇农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

  据了解,近年来,太平镇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规划农业,用现代生态体系提升农业,尤其重视冬枣产业园区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如今,该镇的冬枣产业已成为新区特色生态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温室冬枣成了“金疙瘩”

  “未来几个月,随着冬枣树生长加速,经过农户们的精心管护,将能提前两个月进入成熟采摘期,赶在普通露天种植冬枣成批大量上市前,早早地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也就是说,太平镇的冬枣7月底就能上市。”太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错开了销售集中期,可谓供不应求,销售价格也因此节节攀升,小小的冬枣变成了镇里农民们的“金疙瘩”。“目前太平镇太平村的温室大棚内有1万余棵冬枣树,冬枣提早上市时,价格能达到每斤50元至80元,仅此一项就能给该村的农户们带来200余万元的收入。而到了正常的丰产期,农民们的钱袋子将会更鼓。”该负责人指出。

  据了解,2016年,太平镇太平村的农民们听说冬枣树栽进温室大棚内能使冬枣提前两个月结果,即在7月底就开始上市销售,收益也将有大幅提高。觅得商机的农民们经过商议后,由有经验的枣农们带队组成了农民考察团,先后到陕西、山东等地考察。他们进大棚、入农户、访枣商,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在村陆地冬枣林北的185亩土地上兴建了57个温室大棚,把每棚176株共计1万余株冬枣树苗栽进了大保温箱。此举不仅能使冬枣提前上市,价格翻十倍,由于大棚比较密闭,还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既减少了农药的喷洒,又节省了开支。

  受到林下养殖的启发,枣农们在温室大棚内种植冬枣树的同时,结合大棚温湿度高的特点,大力发展大棚内的林下经济。一拨拨菠菜、油菜、油麦菜等叶菜收割销售,早就见到了效益。棚内种植的西瓜、甜瓜、西红柿等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着力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

  为了将冬枣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太平镇为辖区内的滨海冬枣科技示范园区累计投资近5000万元,完成枣园内的驿站、农家院、农耕广场等特色农业项目及耐盐植物基地建设。目前,太平镇特色冬枣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滨海皇家枣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国家级称号。该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配套设施,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带动了全镇农民增收。

  此外,该镇还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新增绿色无公害设施农业2000亩。进一步擦亮滨海皇家枣园品牌,积极申报“中国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以皇家枣园为载体,以设施冬枣为示范,探索现代设施与冬枣种植相结合的新模式。以“物联网+”的模式带动冬枣产业在产、供、销及深加工项目等方面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太平冬枣知名度,构建太平镇1.3万亩冬枣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

  温室冬枣的成功培育是太平镇农业规划中一个小小的典型,目前,太平镇尤为重视辖区内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该镇以农业现代化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记者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