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普治宣传形式 助力“十三五”建设

03.06.2016  00:28

  天津市宝坻区司法局

  “六五”普法以来,宝坻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普治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构建完备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一)打造“一站三中心”农村普治工作平台。依托区各街镇“一站三中心”(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和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及村级综合服务站),及时跟进普治工作,在24街镇均设立了“法律服务超市”,作为司法部门在街镇的法律宣传和服务窗口,广大群众可随时通过法律咨询、触摸屏查询、法律明白纸、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种方式,便利获取法律帮助。落实“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模式,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司法工作室”,并规范工作制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社情民意了解“三本台账”,帮助各村居依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监督指导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干部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有力地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发挥“五中心、一基地”作用。有效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法律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区“法律援助中心”、“公证服务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三大“法律服务”平台,将“法律知识、法律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在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广大群众法律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援助中心为本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查了《新建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为区体育馆建设项目未完工程的施工交接起草交接协议,为11件农民工欠薪案件提供了法律援助,涉及农民工1200余人次,涉案金额800余万元;宝坻公证处积极介入全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先后为海滨、钰华、宝平、朝霞街道25个村、4个平房宿舍区和1个旧楼区9000余户群众拆迁选房进行了现场监督公证;为市内水岸银座、名门广场购房退房协议进行公证;为“宝坻杯”环渤海评剧大赛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三)全面推行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制定落实了《宝坻区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意见》,面向全区区级机关、部门单位、街镇、村居全面积极推行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有效整合了全区96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32名北京科技大学法律专业的专家教师,参与到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担任街镇、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法律顾问在服务过程中还积极进行“以案释法”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了显著提高。

  二、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零距离普法宣传服务

  (一)构建“网格化”普法模式。指导区市场监管局借助监管工作平台,将全区24个街镇划分为59个普法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4名普治员,经过专项培训,每名普治员都持有“网格普法宣传员证书”,并以网格为单位,与辖区内各企业、村(居)委会、个体工商户分别签订了《网格化普法宣传活动协作书》,明确了协作内容。约定由各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单位、村居负责采集本区域普法需求信息,并提供场地、设施、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支持,网格普法宣传员则根据反馈的需求信息,采取“法治讲座、行政指导、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点餐式”服务,满足了不同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使普治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长效化。

  (二)推行“一室三长”普治工作平台。在24个街镇建立“法律工作室”,与公安宝坻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等5个单位一起选派政治理论水平高、法律素质过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84人,兼任各街镇“法治村长”、“法治校长”、“法治厂长”,定期深入村(居)、学校、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有效促进了司法、行政执法职能下沉,使普治工作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相关工作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报道。

  (三)构建“三对接一引入”工作模式。在2015年进行的“访调对接”试点工作中,宝坻区司法局依托区“人民调解中心”,探索建立了“三对接一引入”(信访工作与“大调解”工作对接,与“一站三中心”工作对接,与村居司法工作室、法律服务中心对接,引入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解决信访纠纷)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形成了信访处置“导入--分流--化解--导出”,前台后台互补,接访与调处无缝对接的工作模式,依法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大量信访矛盾纠纷,半年多来,累计导入矛盾纠纷74件、化解73件,区人民调解中心直接参与调解47件。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全区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突出宣传重点,“法律六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撰写理论文章,开办“法治大讲堂”,积极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组织参加全市处级领导统一法律知识考试和领导干部网上学法考试,考试率、通过率均达100%;如今,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了: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

  (二)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律意识。建立健全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六五”普法讲师团、“关心下一代老干部宣讲团”,形成多部门配合、全方位预防治理的工作格局。多部门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法治竞赛、模拟法庭、法制情景剧、法制微电影拍摄、“法制教育、廉政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青少年法制教育普及率达到了100%。“关心下一代老干部宣讲团”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守法经营意识。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企业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实现了诚信发展、守法经营;积极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重点推进涉及民生领域的金融、医院、客运、超市、电信等服务窗口单位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法治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提升了单位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传统方式与现代媒体结合,法治建设亮点纷呈

  (一)充分利用传统宣传阵地。在有效发挥宣传橱窗(栏)、墙体板报、户外广告屏、法律图书室等传统宣传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以及互联网站、移动通信、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开展普法宣传,形成了全天候、全覆盖的普法宣传网络,普法宣传广度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区电视台新闻栏目播出法治新闻逐年增加,5年来累计播出158条普治工作新闻。“宝坻金盾”已成为知名的法治栏目,每年播出24期,播出普治专题内容近60个。各部门录制的法治公益广告也已成为电视公益广告的主要内容,全年播出时间达600余分钟。

  (二)积极发挥现代媒体宣传导向作用。制作播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法治城市、美丽宝坻》、《法治,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等公益广告。借助新媒体优势,开通了“法治宝坻”微博微信,建立了以“法治宝坻”和“宝坻发布”为中心,各街镇、部门单位法治微博微信相呼应,个人微博微信积极支持参与,覆盖全区的法治微博微信宣传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各街镇、部门单位已相继开通法治宝坻、宝坻发布、平安宝坻、宝坻财政、宝坻城建、法治黄庄等官方法治微博微信107个,发送法治微博信息10580条,发送法治微信10460条。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法治漫画动画微电影征集评选活动”,《自赎》、《拯救》、《》、《通吃》、《礼物》等法治作品入围全国征集评选并获奖。在全区组织开展的“青少年权益保护情景剧大赛”,“美丽宝坻,法治先行”大型法治公益演出,“尊法守法、崇德向善”千条法治标语进村居等活动,极大促进了全区法治氛围的浓郁。

  (三)开通“法治宝坻”微官网。设置“法治动态、以案说法、新法速递、法律服务、法治文化、经验交流、法治公告、便民查询”等版块,借助新媒体优势,通过制作H5法治微场景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法治宝坻、平安宝坻、美丽宝坻”建设资讯,传播正能量,扩大影响力。日前,我区制作的H5法治微场景“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创新‘一室三长’模式 实现法治惠民”,参加全国“H5讲述‘六五’普法”新媒体创意大赛,并荣获全国优秀奖。各具特色的普治工作平台,既拓展了普治工作空间,提升了全区普治工作整体水平,又增强了普法实效,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普法实惠,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