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6年产地初加工补助设施竣工——6个贫困县今年预计减损增收5000万元

09.11.2016  19:37
      2016年,国家下达湖北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4500万元,支持17个项目县(市、区)的212家合作社、246个农户,建设冷藏库、通风库和烘干房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817座。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和项目县市投资1.31亿元,全面建成项目设施,部分设施已投入使用,在精准扶贫和今夏的抗灾救灾中成效显著。

  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进度和质量

  严格标准保公平。在项目县的选择上实行“五优先”,即果蔬主产区优先、设施需求大利用率高的优先、新型主体发展好的优先、条件相近的贫困县优先、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的优先,通过专家评审和厅长办公会研究决定;项目县也按此选择实施乡(镇)。在建设主体选择上要求“五有”,即有种植规模、有设施需求、有设施用地、有电力保障、有资金实力。三是在项目监督上做到“322”,即在设施建设前、建设中和建成后3次拍照存档,在主体确定和验收合格后分两次进行公示,分两次录入农业部管理信息系统。

  多措并举保进度。年初召开了全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动员部署会,启动试点;3月中旬,组织项目县参加全国培训班后,全面启动实施工作;5月中旬,又在钟祥市组织召开现场会。从5月开始,省农业厅对项目县的实施进度实行一月一通报,对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县,实施厅长约谈。

  服务监管保质量。湖北省农科院加工所作为省级技术支撑单位,负责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各项目县也聘请技术单位,对实施主体开展系统培训。省农业厅领导多次进行调研,职能处室组织巡回检查指导,做到每个县每个合作社全覆盖;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目县实行一周一电话、半月一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各项目县成立由农业、财政、监察等部门组成的验收工作专班,以省级验收标准为依据,对设施进行现场考核,查看设备设施材料的合同、发票等,测量设施容积,确保设备类型和设施质量符合要求。

  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重点倾斜贫困县。全省纳入产地初加工政策实施范围的贫困县,由去年的4个增加到今年的6个,占项目县总数36%;共安排补助资金1500万元,占资金总额的1/3。

  带动就业增收。6个贫困县(市)共有贫困人口54.07万,农民以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柑橘、马铃薯等为主。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支持建设了保鲜贮藏设施312座,增加贮藏保鲜能力1.36万吨,通过一库多用,每年可贮藏果蔬5万吨,预计每年减损增收5000万元左右,可带动贫困户300多人就业、4580余人脱贫。麻城市兆至蔬菜专业合作社依靠建成的800吨冷藏库,吸纳13个贫困劳力做搬运工,新带动5个村418户贫困户社员,今年可望户均增收3000多元。抗灾救灾,极端天气中减损超过千万元

  积极抗灾自救。6~7月份,湖北先后遭遇六轮强降雨,17个项目县不同程度地遭受狂风暴雨洪涝灾害,有4个项目县的11座库房被冲毁和吹垮,有7个项目县的36座设施设备被淹。面对灾情,省农业厅工作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查指导,支持各项目县积极组织实施主体开展自救,目前,毁损设施已经全部修复或重建。

  救灾效果明显。宜都、汉川等地5月底设施建设就已全部完成,另有7个项目县在6月份建成验收后,先后投入使用。面对今夏的极端天气,产地初加工设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云梦县开园香蔬菜合作社将从4000亩洪涝地中抢收出来的2000吨毛豆,通过冷藏库预冷后销售,为农民减损增收360万元。据保守估计,今年全省通过产地初加工设施减少灾害损失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