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启动“双万双服”活动 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万名干部帮扶万家企业

06.02.2017  17:31

   -实施分类帮扶,推动盈利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微利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困难企业扭亏转盈脱困

    -搭建市、区两级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实施“政策包+政策服务”清单模式,通过市、区、街乡镇(功能区)三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精准定位、精准帮扶

    -同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服务和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意见

  从昨日召开的天津市“双万双服”活动暨2017年20项民心工程动员部署会上获悉,今年全市将组织万名干部帮扶万家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按照“创新竞进、优化结构、以质为帅、效速兼取”的要求,实施分类帮扶,推动创新提质、效益提升和发展提速。

  “双万双服”活动将聚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和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推动盈利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微利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困难企业扭亏转盈脱困,将帮扶1.8万家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建立帮扶体系全市从市级部门安排1000余名干部、区级部门安排3000余名干部,各街乡镇(功能区)安排6000余名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帮扶,集中力量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市级成立16个工作组,分别负责督导推动1个对口区开展帮扶工作,对企业问题的协调解决实现全过程实时跟踪。

  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市、区两级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将201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和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分为三级三类,即央企、市属、区属三级和国有、民营、外资三类,按照盈利、微利和亏损三种情况分别列入“绿表”“黄表”“红表”,形成企业分类花名册、企业综合情况卡、企业分类及问题需求统计表。平台实现信息搜集、问题分发、过程监控、成果分析四大功能,全部门参与、全天候服务。各区按属地原则,督导本区企业登录区级平台,实现企业登录100%,信息采集100%。

  优化政策服务实施“政策包+政策服务”清单模式,对我市出台的政策措施分类整理形成一套“政策包”,及时在市级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上挂网公告,并与市行政审批服务网实时交互,实现资源共享、即时更新。企业登录后,平台根据企业需求自动生成一份政策服务清单,做到一键直通、高效便捷。

  推动问题解决建立市、区、街乡镇(功能区)三级问题协调处理机制,精准定位、精准帮扶。各区督促街乡镇(功能区)组织企业尽快登录平台,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报需要政府部门协助解决的各类问题。平台按职能分工,逐级将问题转送街乡镇(功能区)、区、市办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受理企业问题后,按照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办结时限;问题解决后,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如问题超出政策范围,要耐心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平台对企业信息搜集、问题发起、协调解决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信息,实现即时更新、痕迹管理;各工作机构按职责分工,获取相应的问题处理权限,即时掌握情况、实时跟踪监控,做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本市同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服务和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意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社会环境和任务落实6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和服务、商事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放管服”改革;规范部门权力运行、规范中介服务和收费、规范行政执法监督、严格依法保护产权、严格涉企司法审判,率先形成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放宽市场准入和放开竞争性领域、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优化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构建高度开放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和环境;完善人才引进、激励、保障机制,全力打造聚才引才新高地;全力推进信用平台建设、构建诚信监督体系,力争诚信天津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清单管理、严格监督问责。

  在建立健全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方面,突出中央和本市重大部署、重点任务,明确了抓落实的三个层面责任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对抓落实负总责,市、区两级部门是本行业本领域抓落实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厅(室)要强化统筹督办责任。进一步强化督查问责,对落实工作进度严重滞后、久拖不改、问题突出的,督查考核部门提出问责建议,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核实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