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劳模大会特稿:共和国天际最亮的星

27.04.2015  11:04
来源:    --《工人日报


  ——写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召开之际
   
  2015年4月底,“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近3000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将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崇高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杰出劳动者的最高褒奖。
  在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授予432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至今,新中国已经召开过14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在这张光荣的榜单上,写下了2.8万多个名字。
  在这些名字里,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孟泰、王进喜、邓稼先、时传祥、孔繁森、包起帆、许振超、袁隆平;更多的则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着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工作姿态,诠释着劳动的价值、丰富了人生的意义,更在新中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书写着一段段传奇,宛如璀璨群星,洒满共和国的广阔天际!
  “十二五”的舞台上,有一群锐意进取的建设者叫“劳动模范
  2015年4月24日,从遥远的瑞士传来消息: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著名发明家、“抓斗大王”包起帆再获三项发明大奖。这也是包起帆1987年获得首个世界大奖以来,收获的第36项国际发明最高荣誉。
  “每一次创新,都不是‘孤芳自赏’,只有挑战第一,才能有国际影响力,才能获得世界认可。”这位已经64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心中,依然充满创新的冲动。他觉得,自己在“万众创新”的道路上还要走的更远。
  在“十二五”时期的舞台上,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劳模加入了锐意创新的队伍。
  2015年1月9日,两位技术工人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明星——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高级技师田明和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送电线路技师王进的创新成果,斩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两位技术工人,分别研发了“试油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和“±66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
  听起来拗口的创新成果,却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田明团队完成的项目系统解决了油田井下作业的5项行业难题,部分技术在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推广,直接和间接创效过亿元。而王进领衔的创新成果则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仅在山东省推广近三年,就减少线路单极停电145小时,多供电量2.9亿千瓦时。
  4月23日,当全国劳动模范李斌将“最美职工”的大红证书交到王进手中时,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完成了数控编程1600多个,工艺改进230余项,成功开发了5种类型、17台进口设备的加工功能,产品攻关57项,从一名初级技工成长为工程师。
  说起自己的经历,平时不善言辞的李斌只有一句朴实的话语:“岗位缺什么,我就学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就补什么。我们要努力让中国的精密机械工业跻身世界一流之列。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劳模们始终紧扣国家发展,立于本职岗位前沿,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刻苦的钻研,创造着令人惊叹的业绩。
  仅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2011年以来,全国先后创建了7.4万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了更多的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据对17个省(区、市)的统计,2013年,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各类创新项目和课题8.5万多项。
  金沙江水电开发、港珠澳大桥、保障性安居工程、“西部大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在这些“十二五”时期著名的重大工程建设中,都会看到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的火热场面。而从这个舞台上,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据统计,在重大工程、区域发展和节能减排劳动竞赛中,产生了31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430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79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
  这些杰出的劳动者用一项项创新成果、一次次“举世瞩目”的实际行动昭示:劳模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始终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在人生的历练中,有一种实现梦想的正能量叫“劳动光荣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时光荏苒,一晃已是两年。山西电建二公司焊工贾向东无数次与同事、朋友、记者回忆起2013年4月28日的那次难忘的劳模座谈会:他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坐在桌子的这一边,而对面是和蔼可亲的习近平总书记。
  32岁的贾向东在业界被誉为“金牌焊工”。在参加过的西电东送工程、山西阳城发电厂二期工程、河南周口电厂等十多座电厂工程建设焊接工作中,他完成的焊口一次受检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