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各涉农区县加大环保投入 农民环保意识仍须强化

25.03.2016  16:01

  近年来,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大搞 “四清一绿”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天津各涉农区县加大环保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共购置垃圾箱40.08万个、垃圾转运箱3650个、三轮保洁车9402辆、乡镇级垃圾运输车417辆,新建垃圾池8449个,并积极推进“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使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十分难得,理应保持,继续进步。

  然而,保持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光靠完善硬件设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各部门、各村民都要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行。日前,记者在下乡时就发现一件当地村民损坏生态环境的事情:两个看似环卫工的村民正在某村街头焚烧垃圾,垃圾以干树叶、纸屑为主,堆放在一个专门用来收集垃圾的大铁箱中,被点燃的垃圾熊熊燃烧并冒着浓浓的黑烟,很远就能闻到呛人的焦糊煳味。记者问其为何要烧垃圾,其中一人爽快地随口答道:“省事呀!”

  在这两位土生土长的村民看来,烧垃圾理所当然,却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他们一方面按照责任分工辛辛苦苦地把村中的垃圾收集起来,另一方面却又通过焚烧垃圾这种自作主张的简单处理方式,实实在在地严重损害着当地村庄生态环境。地上垃圾是看得见的,得到了村民重视并加以处理;但空气污染似乎可随风飘散,则被许多村民忽视或不以为意。这一现象说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还不被一部分村民所理解和深刻认识,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由此可见,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不难,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能解决,但是,要想让村民从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不易。换句话说,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不仅要有完善的设施、严格的制度,还要对农民头脑中残存的错误环保认知进行彻底改造和提高。否则,农村建设再多的垃圾处理硬件设施,也不能保证村庄美丽,空气清新。

  要想在广大农民中普遍树立起环保意识,必须始终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浓厚行动氛围、提高农民群众环境意识的重要基础性任务。通过主题宣讲、专题培训、经验交流、典型引路等多种手段,让广大农民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环保与其身体健康和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必须人人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保问题。(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