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师生用生物技术取代喷洒农药 “以虫治虫”韭菜无公害

09.03.2015  18:09

  早上5点,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阮维斌就来到学院楼前,和学生们一起接收从张家口运来的韭菜。这种新型韭菜是他们花了8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以虫治虫”纯绿色无公害产品,恰逢春节,韭菜一经面市就供不应求。为此,阮教授特意连夜从张家口调来800多斤以保证供应。

  “韭菜一长韭蛆就完了,为了保证产量,很多农民都打农药,”阮教授告诉记者,“我们研发的‘以虫治虫’技术主要通过在地里埋线虫杀蛆,这种线虫是我们自主培育的,对人体无害,每平方米韭菜地只需埋一个就能‘搞定’,而且经该技术培育的韭菜根壮叶宽、匀称密实。”

  记者注意到,每捆韭菜都被精心包装,并附上一张由天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农残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这些韭菜来自张家口坝上韭菜基地的3亩试验田,共5000斤,都是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才开始销售的,这几天已经卖了2000斤了。”阮教授说。

  为了确保新鲜,农户前一天收割后,连夜装车从张家口出发,8小时后运抵天津,清晨开始销售,产品曾在天津市津工超市以及江苏泰州试售,目前已可以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楼西侧门以及和平、河西、河北、河东、南开区的35家超市买到。

  “目前,这些无公害韭菜价格比一般的韭菜要贵,但大面积推广后,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种植韭菜生产成本可降低35%,”阮教授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会在种植基地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无污染韭菜种植进行实时监控,还将通过技术手段让消费者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查看韭菜种植状况,参与监督管理,真正吃到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