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来大陆将免签 适时推卡式台胞证

15.06.2015  10:26

  第七届海峡论坛14日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俞正声在致辞中首先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向参加论坛的两岸同胞特别是来自台湾的乡亲们致以诚挚问候。


  俞正声说,本届论坛以“关注青年、服务基层”为主题,充分体现了论坛面向两岸基层民众的方向,彰显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6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就是两岸同胞冲破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的历程,也是一家人由分离隔阂重新走向交融交心的历程。两岸同胞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理解,拉近了心理距离,为台海摆脱动荡不安,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拓展了两岸交流领域,丰富了交流内涵,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俞正声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是阻扰两岸同胞交流、实现心灵契合的最大障碍。我们将始终如一地支持两岸同胞交流,坚决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扰破坏。继续推动两岸同胞扩大交往,让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交流的大潮中来。进一步为两岸同胞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


  俞正声强调,同胞之间的交流关键要从“”开始,促进心灵契合。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心走远了,咫尺也是天涯。希望两岸多举办促进同胞交流的活动,尤其是贴近基层民众生活和情感的各种交流,增加联系理解,交流生活感情,拉近心理距离。对于思想认识的差异,可以相互尊重,逐步聚同化异、增进认同。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创造更多机会,让两岸青年早接触、多交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成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俞正声表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大家手中,两岸关系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开创。只要两岸同胞齐心协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早日实现。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以及两岸青年代表、台湾基层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两岸民众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有力推动者,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和追求,必能使两岸关系行稳致远。


  台胞点赞  来大陆“说走就走


  “以后想来大陆,随时就可以来,免签注对我们来说真是极大的便利。”获悉大陆方面将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台湾行销公司总经理廖凤彬高兴地说。


  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对此纷纷“点赞”。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几位常往来两岸的台湾朋友转发了这个好消息,有人加上了大拇指图标,有人点评:“这样就太方便了!


  经常往来两岸的台湾新中华儿女学会理事长王炳忠告诉记者,台胞证签注不仅耗时,有时还因为排队等候耽误进入大陆后的行程。台胞证免签注的新举措体现了两岸同胞一家亲的理念,反映了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善意。


  “台胞证免签注举措施行后,更多的台胞将可以‘说走就走’地来大陆旅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唐永红表示,两岸双方都应为扩大双向直接交流创造更好条件,让两岸同胞拉近心理距离,更多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潮中。


  据新华社电


  盘点大陆便利台胞往来的政策措施


  在台胞办理证件及签注方面,2004年以来,大陆方面陆续授权福建、上海、江苏、北京、天津、重庆、浙江、广东、四川、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等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补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2008年9月25日起,实行台胞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2011年,全面下调台胞来大陆签注收费标准,总体降幅达50%。


  在台胞口岸签注方面,先后在42个城市设立43个台胞口岸签注点,为未办妥入境手续直抵口岸的台胞办理一次有效台胞证和3个月一次有效入出境签注。


  数据显示,1988年,台胞来大陆约45万人次,2008年达436万人次,2014年达537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1988年仅几百人次,2008年达28万人次,2014年达404万人次。另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两岸结束隔绝状态至今年第一季度,台胞来大陆累计超过8338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706万人次,合计两岸人员往来突破1亿人次。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