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农广校联合组织开展第30届科技周系列活动(四)

20.05.2016  18:32

      5月19日,塘沽农广校按照第30届科技周活动实施方案,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工作站、胡家园街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组织在华大农民田间学校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活动,华大食用菌经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宝华带领骨干社员参加学习。推广中心主任程耀民及农技人员从无公害农产品概念、农残检测的日常操作与上传检测信息及语音型温室环境智监测系统等设备实践操作进行了详细讲解与技术指导。塘沽农广校充分利用流动课堂培训直通车上配备的仪器设备,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和技术支撑,并到温室大棚内实际操作,提高了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进行农产品残留检测的操作技能及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天的科技指导活动时间过得很快,华大田间学校学员学习劲头还意犹未尽,希望农广校多组织此类培训,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此次培训,学员进一步理解无公害农产品的涵义---是指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普通加工食品相关卫生质量标准要求,经政府相关部门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这类食品不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是对食品的最起码要求,我们的食品均应符合这种食品的要求,所以无公害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的食品。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同时,对无公害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辖区内“无公害基地”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塘沽农广校于2015年6月与华大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华大农民田间学校。塘沽农广校牵头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华大农民田间学校正日益成为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先锋队”,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新阵地”,是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的重要载体,是农技推广向村延伸的有效平台。根据蔬菜生长阶段和多发病害季节,华大田间学校还要继续组织“如何正确选择和施用农药”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