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国工匠”成为技术强国生力军

26.10.2015  11:34
来源:    人民政协报

让“大国工匠”成为技术强国生力军
——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粟斌谈技术工人队伍培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时代呼唤我国制造业必须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和一线生产工人,运用基本工具和工艺的技能和创造……”10月12日至1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加工中心操作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决赛在北京举行。决赛开幕式上,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理事长李世明在致辞中的一番话,不仅道出了一线生产工人在制造行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了国家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那么,对于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发展期,需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中国,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高端技术工人?如何才能搭建平台,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要从哪些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大赛组委会委员粟斌。

  2025,我们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
  “现在我们打开电视机,看到的是各种选秀节目;打开收音机,听到的是股票市场又如何如何了。虽然这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想使国家真正繁荣、强大,还是要靠我们的重型制造业、航天等高精尖技术。而这些技术要如何实现?那就需要大批有知识,有志向、有职业素养的劳动者。”在说起创造了无数财富的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制造业职工时,粟斌的言语中总是充满了敬意。
  然而,正是这些让粟斌敬佩的劳动者,同样也让他担忧:因为中国虽然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却不是一个技术工人强国;虽然是一个工业大国,却不是工业强国。他告诉记者,德国作为典型的工业化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其技术工人占劳动力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35%以上,而我们国家现在技术工人的数量,也仅仅相当于德国80年代初的水平。“这种基础就决定了当前我国制造业在转型中的巨大压力。因为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我们并没有能把技术、工艺、产品真正产业化。”粟斌说,这种生产水平过低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当前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

  “我们需要的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生力军;是视野宽广、技术扎实的好技工!”粟斌说,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工人的技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一点也体现在了职工技能大赛比赛工种的选择上。“比如这次大赛就重点围绕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设置了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焊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动画绘制员5个工种,这其中有4个都属于‘互联网+’范畴或与之密切相关。”
  粟斌介绍,像刚刚结束的加工中心操作工比赛,选手操控的数控机床是加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必备设备。而和传统机床相比,操作多轴联动、高速、高精度、智能化、网络化的数控机床是高技能人才才能具备的能力。“只有拥有基础扎实的制造能力,才可以生产出先进的装备产品,实现高价值产品的生产。”在粟斌看来,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工人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让“非公”企业工人成为技工大国建设者
  近年来,无论是国务院《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提出,都不约而同地将创新的主体指向了企业,指向了企业中的技能人才。“作为创新的生力军,这些技能人才不能只是一些高学历的,也不能仅仅存在于国企、大企业,而是应该涉及各个学历层次,应该在广大非公企业中全面开花。”粟斌告诉记者,现在青年职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而且有60%以上在非公企业工作;而新增就业中,更是有90%以上的工人选择就职非公企业。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工和非公企业职工的素质,让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职业技能,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和非公企业职工主动学习技术,这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也做了有益尝试。比如,大赛通知明确要求各代表队中应有非公企业职工,在计算团体成绩时,有非公企业职工选手的按3名选手分数之和计算,没有的按2名最好成绩选手分数之和计算。同时,将“有非公企业职工参加各个工种决赛”作为优秀组织奖必要条件。有了这样的鼓励政策,此次参加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两个工种决赛的非公企业职工选手达到了60名,占参赛选手的35.29%,农民工则有19人,占参赛选手的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