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农村关注:文化下乡,如何驻乡?

14.11.2015  21:31

    “送电影”、“送演出”、“送书画”……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乡间搭个舞台,人们纷至沓来……成为了无数人的温暖记忆。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不少“文化大餐”送下去的形式和内容显得有些“跟不上趟儿”,正陷入“不解渴”、“不对味儿”的为难处境。

   尴尬  叫好不叫座

  在“文化大餐”配送中,电影占了“大头”。记者了解了一下,天津各郊区县文化部门每年都要送5000到10000场次电影下乡。但从走访情况看,群众对送下来的电影并不十分“感冒”。在一些村庄,电影放映点受众人群相对固定,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观影人数也不多,通常是刚开演时,还有些人,但随着电影的放映,溜号儿的人也越来越多,从头看到尾的人没几个,在某些放映场次中,甚至出现了观众席空空如也的尴尬场景。还有一些村民虽坐在大银幕前,但对影片播的什么并不关心,而是将放映点作为喝茶聊天的场所。

  农村电影市场何以这般尴尬?一位电影放映员告诉记者,一是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数字电视、宽带网络快速扩张,农村影视传媒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占据了一定的娱乐空间,大人小孩都学会了用电脑、玩手机,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在外面流着汗、受着冻看电影了。所以现在“捧场的”大多是老人和不精通电子产品的妇女。二是有的影片不对路,村里的老人都喜欢看农业科普片,农村生活片、喜剧片,可是在放映中,不会仅限于这些题材,一旦有村民不感兴趣的,观众自然寥寥无几。

  送戏下乡也是文化配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一头热”、“群众不待见”的现象也并不鲜见。一些文化部门、剧团,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精心排练的剧目送下乡,钱没少花,但却不一定受到群众的待见。原因何在?记者发现许多下乡剧团演出的大都是一些传统曲目,而且次次来次次演,更新较少。一些村民每次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秦香莲》、《玉堂春》等传统曲目,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则比较少。这造成了不少村民的审美疲劳,而一些年轻观众对古代曲目并不感兴趣,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书画下乡”、“文化讲座下乡”同样面临着相同的窘境。总之,各种“下乡”,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可实际上正如一些群众所言:“下是下来了,就是不过瘾、不解渴。”

   对策一

  问群众所需  精准配送

  “文化品位虽然众口难调,但送去的文化大餐还是要适合多数人的口味儿,否则只能叫好不叫座。我们需要探索的就是如何把好群众的脉,精准地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找到文化惠民的新路径。”宝坻文化馆馆长孙凤婷有感而发。

  文化下乡要想取得实效,就应当用心去了解一下,农民真正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按配送部门的偏好送下去的“精神食粮”群众不一定喜欢,群众喜欢的又不一定有时间去看,文化配送的“一头热”,往往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长期从事文化下乡工作的部门、团体也深受其苦,不断尝试探索改变的路径。

  宝坻区“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其中之一。

  “志愿服务队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联通政府和社会的特点及优势,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在文化、文艺人才与基层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孙凤婷告诉记者。

  “春雨行动”启动伊始,就向各机关、街镇、村庄、社区等服务对象发放了《春雨行动——宝坻区文化服务预约登记表》,服务内容包括文学、戏剧、曲艺、舞蹈等九大类,服务对象可根据实际需要“点餐”、“订餐”。

  宝坻四中组建了一个青少年评剧团,希望有专业老师指导,“春雨行动”的负责单位——宝坻文化馆看到登记表上的需求后,很快就给协调了两个专业老师前去指导。

  王卜庄镇耶律各庄村的村民喜欢跳舞,自己村里就组建了好几支舞蹈队,村民们就希望有几个专业舞蹈老师上门指导,让他们欣喜的是,要求提出不久就得到了满足。

  白毛庄村是宝坻今年十一新开业的旅游村,文化志愿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村民们希望庆典当天能为他们准备一台演出。得知这一需求后,文化馆立即组织志愿者,列单子、排节目,其间,还多次入村走访,按照村民的意愿安排了《农家院的笑声》、《三春好雨》、《三玄京东》等节目。

  “摸清群众的口味,了然于胸,然后再‘做菜送菜’,才能符合群众的口味,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组织的文化活动必然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孙凤婷深有感触地说。据了解,为真正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宝坻区文化馆探索建立了事前调查对接制度,变单向活动为双向互动,把进村入户调查摸底的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据此调整“文化下乡”的内容、时间和方式,这样一来,活动搞得更有针对性了,极大地增强了活动效果,村民们更爱看了,送文化的工作人员热情也更高了。

   对策二

  不妨让群众走上舞台

  说起“舞台”,对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在静海让普通百姓成为舞台的主角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自2013年起,该区从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到历届文化艺术节均采取群众文化群众办、群众舞台群众演的方式。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文化大舞台”的演出现场,一大群脸熟的观众早早地带着板凳抢占有利位置等待演出开始,一位大爷说:“这不,自打广场演出一开始,我们一家天天来,节目可有意思了,比在家里打麻将强,乐和。一会啊,有我一个老哥们儿的单口相声,我得捧场不是,说的好着呢。”在广场的另一边“卡拉OK大家唱”、“才艺大展示”等活动同样吸引着跃跃欲试的群众,这种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区文广局社文科科长李会告诉记者,县文化馆每年都通过举办舞蹈、戏曲、声乐、器乐大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组建了“静海文化馆群众艺术团”,艺术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农民、教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个体户、企业职工、出租车司机……他们活跃在广场文艺演出的舞台、活跃在送文化下乡的志愿者队伍中,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名人儿”,不少群众演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全职妈妈刘坤在各类声乐比赛中屡屡获奖;杨成庄乡管铺头舞蹈队、台头镇友好街舞蹈队、子牙舞蹈队、金海园社区舞蹈队、静海镇二街艺术团、老干部艺术团、红歌会等群文队伍亦在各大广场舞蹈、戏曲票友和声乐大赛中屡获佳绩。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之一的静海区双塘镇西双塘村,大型情景剧《梦幻王朝》、《大唐盛世》、《红色赞颂》火爆上演,这出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戏,演员多达几百人,全是清一色的农民,他们表演或质朴、或诙谐、或本色、或生动,不仅给周边村民们带来欢乐,也吸引了众多各地游客。

  “为普通百姓搭建平台,一改往日你演我看的模式,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陶冶情操当主角,不仅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而且也使参与者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不知不觉中促进了百姓文明素质的提高。”静海区文广局局长姚新说。

  从“给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给什么”,从单向输出到群众参与担当“主角”,这样的转变给“文化下乡”活动赋予了新的生机。把“送文化”变成了“种文化”。(记者  杜洋洋 通讯员  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