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大与保税区合作五周年成果丰硕

28.01.2015  18:04

  日前,天津职业大学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共同召开了区校企合作五周年工作会。会上,双方回顾了自开展合作五年来,在订单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技能比赛、文化交流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五年来, 学校与保税区管委会共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破解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再提升难题,着力为构筑需求导向、多方参与、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技能人才体系而努力探索,在创新政校企合作机制和模式上先行先试,本着教育与产业融合、学校与企业共震的思路,探索出了一条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区校结合、校企结合的发展之路。”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董刚介绍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为进一步打好服务滨海新区的攻坚战,天津职业大学大力加强了政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与平台建设,2010年12月29日,与保税区管委会共同签署了《天津港保税区、天津职业大学区校合作共建协议书》,开启了保税区与天津职业大学区校合作的始端。合作之初,双方首先选择订单培养、冠名班、顶岗实习等形式,满足企业缺工需求,实现在校学生见习上岗、首次就业。该校率先为天津伊利乳业创建了冠名“订单班”,选择部分优秀学生进行“私人订制”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安排教学课程和培训计划,区校企三方针对企业新建厂区和生产设备实际,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当年就为该企业输送500多名具有良好素养的技能人才,探索尝试一炮打响。

  初尝“甜头”后,双方趁势而上,复制推广区校企合作模式。天津职业大学又先后与斯耐森航空机械、联合利华等217家企业开展了“订单班”,进而又开发出了顶岗实习、生产性实习等合作形式,初步实现了多渠道、多企业、多层次的融合互动,“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就业提升、创新创业”的合作功能得到提升。据了解,五年来,该校已累计向保税区企业输送毕业生达到3000余人,甚至有些优秀学生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或技术骨干。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双方又探索出“园区对学校、行业对专业、企业对人才、岗位对课程”的广深合作。2011年, 双方成立了区校企合作共建理事会,吸纳了天汽模、航空机电等37家世界500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天津职业大学还在保税区人社局设立了秘书处,派出5名专职人员深入到企业问需求,摸实情,促发展,为区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双方以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包和技能比武为平台,建立了“技能培训-技能大赛-技能晋级”三位一体的员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培训机制,开发了维修电工、模具钳工、饮料制作工等5个工种15个职业技能培训包。此外,天津职业大学为青年公寓、艺虹印刷、应大集团等31家企业开展了5000多人次的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承办了航空航天、酒店服务等技能大赛,开展了2000余人次职业培训和鉴定工作,为全面开展职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积累了经验。

  在为区内行业企业形成技能人才培养链的前提下,双方又在搭建人员交流平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素质教育拓展平台、校企互通平台上下大力气,开辟了新的合作天地:先后有50多名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同时有50多名企业技术人员被聘请到学校做兼任教师;先后研发出番茄酱制醋、人参奶茶配方、半自动包装生产线等多种技术服务项目;建设了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对接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平台,区校企合作进入到良性常态发展阶段。

  目前双方合作模式正逐步向多区域、多层次、多渠道推广和应用。2014年,保税区与职业大学的政校企合作模式先后被全国高职校长联席会等多家全国性协会、团体、组织采用,作为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和推广,并被天津市体制机制试点项目改革办公室批准为试点示范项目。天津职业大学在与北辰区、静海县开展合作时还将该模式进行了继承和创新: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区位优势的不同特色,完善学校与区县或行业协会的合作理事会制度及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利益相关方在学校办学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依托部分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与大型企业、优秀科研机构或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探索组建或参与组建能够发挥实质作用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学校办学与产业及产业链的融合,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2018年第四期创业孵化大讲堂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要求,近日,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面对面服务驻津青年企业家
  为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和建团96周年,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召开2017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中期推动会
  为加强对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的管理、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