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将建卫生系统网络 各大医院就医APP将统一

26.01.2016  12:44

北方网大型集成报道:2016天津两会

   天津北方网讯: 作为民生之基,医疗卫生事关民众身体健康,是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水平、就医便捷度、诊疗体验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正在召开的本市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为本市卫生行业建言献策,“互联网+”、“医养结合”、“社区医疗”成为两会热词。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方便百姓就医,如何利用社区医院解决百姓看病难,对于市民高度关注的话题,出席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建存做出回应。

  每位新生儿都将有居民健康卡

  市民关注

  如今,“互联网+医疗”正在津城试水,总医院、中医一附属纷纷推出了手机应用软件,市民在家中就能完成预约、挂号甚至是排队等号的全过程,让耗时的传统就医流程变得十分便捷。不过也有一些市民疑惑,未来如果每一个三级医院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软件,那么是否要把它们都下载下来呢?

  职能部门回应

  王建存主任介绍,为解决手机医疗软件不统一给市民带来不便的问题,今年起本市将着手启动“112362工程”。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患者构建个性化健康模型,推送健康信息,实现从治病到防病模式的转变。

  “112362工程”首先是建立一张网,将各个区县的卫生计生委、市级直属医院、社区医院纳入天津市卫生系统网络,建设完善网络硬件,保障信息畅通无阻。

  设置一张卡。去年本市为3-14岁儿童发放了80多万张的居民健康卡,今年本市将为0-3岁的儿童继续发放该卡,以后每一位新生儿都有一张。居民健康卡是市民就医信息的索引,“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全面推行这张卡,以卡片或手机APP的形式发放给每一位市民,取代目前各大医院自设的院内卡,方便大家就医诊疗和缴费等。

  建立两级平台。市卫生计生委建立市级平台,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建立区县级平台,整合两级平台数据。

  完善三大基本数据库。即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和人口信息库。从而完成六大管理应用,包括综合管理、医疗管理、药品管理、公共卫生管理、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保障系统管理。本市卫生计生网络的全面构建,将最终给医改和惠民以支撑。

  “十三五”期间,在构建好的全市卫生系统网络上,本市将推出市级手机医疗软件,逐渐扩大其功能,可以帮助患者了解三级医院学科、专家资源,指导患者方便就医。

  社区医院将添三种新医师

  市民关注

  有个头疼脑热,很多市民都喜欢到社区医院看病,今年,社区医院将会有哪些新变化? 职能部门回应 王建存介绍,2015年,本市发布了天津居民慢性病流行状况白皮书,从监测结果来看,户籍人口登记的因慢性病而亡者将近90%,慢性病对整个人群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为控制慢性病发生发展,今年本市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为全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培训1-2名健康管理师、首席糖尿病医师和遗传疾病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将为有高盐、高脂、高糖、少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市民,提供个性化医疗干预方案。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培养340名首席糖尿病医师,提升社区医院对糖尿病疾病的诊疗能力,方便百姓就医。此外,建设一批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完善家庭责任医生制度逐步提高签约率。

  代表委员建议

  民革市委会:加快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民革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提案,建议加快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目前,天津已启动医养结合试点,为老年患者和临终关怀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

  民革市委会建议,鼓励部分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选择医养结合,制定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标准和规范,启动医疗机构内的无障碍设施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的入院、出院规范标准。

  致公党市委会:抢占“互联网+医疗”制高点

  致公党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提案,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建议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本市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致公党市委会建议,建立全民健康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指由居民体检数据、就医数据、日常穿戴设备上传数据为基础数据,以全民健康档案为初级目标,以康健管理为中级目标,以医疗资源整合平台为终极目标的互联网医疗运行平台,使天津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中心城市。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