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实施“六个一”工程 强化政策倾斜 统筹推进困难村经济发展工作

25.03.2015  18:51

  为进一步加快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天津市武清区压实目标责任,强化政策扶持,统筹指导推动,确保全区困难村经济发展工作全面有效推进。

  一、实施“六个一”工程,明确目标任务。在推进困难村发展工作中,武清区自加压力,将发展目标提高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15%以上,到2016年达到2.4万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为此,区委成立4个专题调研组,深入106个帮扶村,征求汇总发展建议400余条,研究起草了《武清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和《武清区关于支持106个困难村发展经济的实施方案》。围绕促进生产、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困难村发展经济“六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村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组建“一村一个农民合作社”、建成“一村一个家庭农场”、培育“一村一个名优品牌”、打造“一村一个电商平台”、搭建“一村一个招商平台” ,实施精准帮扶。为配合工作实施,明确了困难村发展经济“十个途径”,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主导产业发展、拓宽农业产销渠道、发展楼宇经济、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盘活集体资产、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金融资本支持。按照项目化管理规定,对2015年—2017年结对帮扶困难村目标任务,按照17大项60子项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确保任务落实。

  二、倾斜资金政策,助力镇村发展。为助推帮扶工作早见成效,武清区从农业发展、镇村建设、典型奖励等三个方面强化政策扶持,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出台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在市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区内现有支农惠农政策全部向困难村倾斜。还专门出台武清区《都市型农业扶持政策》和《困难村发展扶持政策》,区镇两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按照驻村工作组在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工作中投入资金量的50%的比例或引入农业项目投资额,给予配套扶持,为结对帮扶工作助力。二是用好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积极推进困难村“六有六化”、“九室两站”建设,改善困难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未实现“六化六有”的困难村,分别纳入2015年至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提升村庄建设水平。三是实施先进典型奖励政策。困难村全部享受区村街商务楼宇政策,2015年至2016年两年内,利用区级楼宇载体引入项目,给予一定奖励,奖励资金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在推进困难村发展经济“六个一”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工作组,给予特殊奖励,打造示范亮点,通过典型引导、示范带路,实现帮扶成果最大化。

  三、突出工作重点,科学制定方案。为确保困难村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可行,武清区抓好三项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一是深入调研有效对接。指导镇村围绕困难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合作社、特色产业产品、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家庭副业发展和劳动力状况等七大类29个方面问题逐村调研,统计汇总数据7042项,深入挖掘村庄优势产能,确定主导产业。组织协调32个农技专家组和106个村完成工作对接,各专家组累计深入帮扶村调研165次,特别针对产业发展瓶颈和关键技术难题,研究解决措施,累计提出发展意见建议342条。二是全程指导制定方案。严格落实1+3责任制,明确各镇党委是困难村经济发展第一责任人,市级驻村工作组发挥主导作用,村“两委”、技术帮扶组全力配合、共同研究制定方案。区帮扶办和区农委,按照提早介入的原则,对相关工作全程把关,保证村庄发展规划在区、镇总体规划大框架下有序推进。目前,全区106个村均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其中,100个村计划发展设施农业,85个村计划调整农业结构,48个村计划发展畜禽或淡水养殖。三是严格项目评审把关。区委研究确定8条评审原则,抽调农业、组织、经济系统技术骨干30余人组成3个评审小组,对村庄发展方案逐村逐项审核,重点对各村工作目标、增收措施、资金需求等进行可行性分析;推动组每周召开联席会,谋划重点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目前,32个村的农业产业帮扶项目论证成熟,项目将按照评审一批、扶持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全力推动落实,确保早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