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福音丨天津首例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置入

08.01.2018  21:33

      2017年12月18日,泰心医院内六科孙中华主任与亚太结构性心脏病年会主席、贤德医疗及香港心磁总监、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发明人林逸贤教授合作,成功实施天津市首例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置入术。
      病例介绍
      患者李先生,62岁,持续房颤病史10多年,既往多次脑栓塞,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又发生了脑出血,深受疾病折磨。左心耳封堵术这一新技术在国内应用后,在医生建议下李先生最早就想通过手术治疗停用抗凝药物,但由于其自身左心耳解剖形态复杂,曾两次尝试手术均失败了。
      这次住在泰心医院,李先生告诉孙中华主任,他以往的两次手术都是在全身麻醉后做的,对是否要接受这次手术自己心理压力很大,最大的担忧就是害怕全麻带来的气管插管、意识不清等痛苦以及手术再次失败。了解到患者的顾虑后,孙主任为李先生详细讲解了疾病的危害,并为其制定了缜密的只需要局部麻醉即可实施的手术方案。在孙主任的鼓励下李先生重新建立起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准备接受第三次手术。
      手术当天,泰心医院心内科孙中华主任与林逸贤教授一起反复研究了患者左心耳的解剖形态,认为其菜花状的左心耳极易形成血栓,并为其选择了末端有封闭盘片的“蒲公英”样LAmbre™左心耳封堵器,达到了理想的封闭血流效果,同时在食道超声的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局麻下顺利置入了左心耳封堵器,手术成功。
      当天,除了李先生,还有四名天津患者成功接受左心耳封堵器置入术,平均年龄64岁,均有过脑梗病史,是高危卒中及出血患者。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但抗凝往往出血风险较高。对这样的患者来说,接受左心耳封堵术进而停用抗凝药物,是降低卒中及出血风险的最佳治疗策略。
      在多科室的默契配合下,五例LAmbre™左心耳封堵术全部成功!泰心医院心内科团队提供强有力的介入技术支持;心外科保驾护航;导管室护理团队提供手术平台;超声科提供食道超声支持,保障精准测量;麻醉科对高危病人的全程监护,各团队的合作保障了患者在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
      早在2014年,泰心医院心内科齐向前主任就完成了天津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手术,为患者堵住了可能产生血栓的左心耳。此次,LAmbre™左心耳封堵器的成功置入,再次为天津地区的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

关于房颤您需要了解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卒中,俗称中风。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房颤患者脑中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以上,引起的中风后果更加严重,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尽管抗凝药物能够很有效地预防血栓,但它们也会明显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抗凝患者的出血风险是无抗凝患者的两倍。每年抗凝相关的平均“”出血风险(需要输血或干预的重要部位出血)约为2%~3%,大多数为消化道出血,而对于出血高风险的患者,更加不适合服用抗凝药物①。
      左心耳是左心房内狭长、弯曲的管状盲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约90%的血栓源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使用特制的封堵器使左心耳闭塞,以达到预防心房颤动导致反复血栓栓塞的目的。目前长程持续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术成功率较低,长期药物抗凝治疗存在出血风险较高,尤其对于高龄患者,栓塞和出血风险都非常高,很难权衡利弊。左心耳封堵术比外科切除左心耳的手术方法具有更简单易行、创伤小、成功率高的优点,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①据来源来自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15年10月第19卷第5期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