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元宵节里消费热

23.02.2016  11:21

  新华社南京2月23日电(记者杨绍功、徐海波、袁雪莲) 才在街巷问汤圆,又向桥边看花灯。元宵佳节之际,人们抓住“过年的尾巴”,继续在餐饮、旅游等方面展现着消费热情。需求的变化催生消费亮点,驱动着元宵节消费热潮。专家认为,完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才能促进消费可持续发展。

  餐饮火爆、汤圆热卖,花灯点亮元宵消费狂欢

  元宵节当天下午四点多,南京夫子庙秦淮灯会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许多游客等不到点灯就提前来这里占位置。“晚上人多,不提前来怕到时候挤不进来。”一位游客告诉记者,赏花灯、吃南京小吃是他和家人今晚的重头戏。

  此时,夫子庙东牌楼外的小吃城也是人满为患,许多游客因为找不到位置只好站等。销售员朱先生说,当天客流比平时翻了几倍。赤豆小元宵、鸭血粉丝汤成为人们的必点,一天下来已经卖出几百碗。

  夫子庙景区管理部门预计,元宵节当天南京夫子庙将涌入50多万名游客,极大地带动周边的餐饮和住宿。

  “座位三天前就没有了。”夫子庙咸亨酒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家人团圆、同事聚会把该饭店的位置预订一空。人们抓住了“过年的尾巴”,通过餐饮消费把节日氛围延续。

  元宵节当天,武汉一家五芳斋门店排起了长队。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其中最受欢迎的“叠式汤圆”25元一袋,比超市的冷冻汤圆贵好几倍,但即便每人限购两份,仍然供不应求,许多市民排队两三个小时还买不到。

  记者在昆明走访了多家超市,发现不少超市的汤圆已经所剩无几。在家乐福昆明南亚店,6个汤圆冰柜前围了不少市民,柜台前的促销员忙得团团转。一些新上市的汤圆品种已经售罄,冰柜内剩下的汤圆已然不多。

  处处弥漫的节日气息,激发了人们的购物热情。从去年12月启动的“武汉2016年货购物节”,以餐饮、百货、电子产品等为主打,吸引了武汉十三大商圈联动,众多老字号和千家中小连锁店也参与其中。元宵节当天,这些地方依然是人潮涌动。

  需求转变,适应需求成消费狂欢原动力

  在武汉的五芳斋,许多消费者宁可排长队也要吃到现做现卖的汤圆。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大家是吃个汤圆就过节,现在需求提高了,人们希望吃得新鲜、吃出健康。于是用“摇元宵”传统工艺制作的低糖汤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天要卖出千余份。

  这两天,花灯艺人曹真荣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来夫子庙看花灯的外地游客不时造访,让他家成为了演示花灯制作的景点。外地游客王先生从朋友圈分享找到曹真荣家,体验下花灯制作,再买上几盏花灯,是他南京元宵节之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买灯的人要求也变得更高。作为秦淮灯彩的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一个星期前就开始为元宵节制作花灯。传统的荷花灯、走马灯已经难以吸引消费者,曹真荣融入流行文化元素开发了几款猴灯。其中,象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三不”猴灯,以及一只大母猴怀抱两只小猴的“单独二猴”灯,大受消费者欢迎,卖到了近百元一个。

  “三杯要21块,扫码付款只要20块,要不要扫码?”50岁的汪师傅在昆明老街卖了几十年“调糕藕粉”,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他在自己的小推车上摆上了“用支付宝扫码付款”的标签。“现在许多年轻人出门都不带钱,用手机扫一扫就付款,我们这些老手艺人,也要紧跟潮流,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汪师傅笑着说。

  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童天武认为,餐饮和旅游是节日消费的热点,热点的背后消费者的变化日益明显,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升级,从数量消费走向品质消费。

  释放消费潜力还需营造环境

  “出来玩也不能将就。”在看曹真荣做花灯的王先生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期待着出一趟门吃好、玩好、买好。从“将就一下”到“不能将就”,作为游客他期待消费环境更好。

  “消费体验成为消费的决定性因素。”童天武说,春节以来当地消费者投诉不多,但是“天价鱼”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直指商业诚信、督查不严等行业性的老问题,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要让节日消费持续热下去,必须营造明码实价、诚信经营、监督完善的消费环境。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国华认为,节日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升、从物质商品消费向更多服务消费转变,给当前的市场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盘点节日消费的同时,不要忘了如何促进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把握消费引领这个驱动力,有利于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