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炕头就能赚钱” 市妇联巾帼家庭手工坊助力妇女灵活就业促增收

10.11.2021  17:14

  11月4日的一场大雾锁津城,但依然没能阻挡市妇联调研组一行前往静海大丰堆和武清黄庄调研巾帼家庭手工坊工作进展情况。一大早,调研组就接到了静海区第一家巾帼家庭手工坊的姐妹们传来的好消息,她们加工的手编制品即将装上发往欧洲的班列,圣诞节前期就将登陆欧洲市场,姐妹们正聚集在高家庄村的培训现场,一边学新产品编织技能一边分享收获的喜悦。

  设在高家庄党群服务中心的培训现场一派热闹景象,干玉米皮、柳条等一些原材料铺满了培训桌,参加培训的姐妹们飞针走线,不一会儿一堆玉米皮就变成了一条长长的麻花辫,一转眼一个盘子垫就做好了。静海区第一家巾帼家庭手工坊负责人杨俊艳举着这个盘子垫对市妇联贾雪娜副主席说:“这个垫子就是利用了农村满地可见的玉米皮加工而成,欧洲市场供不应求,姐妹们加工一个垫子根据大小不同可以得到从几毛到几块甚至十几块的加工费。”紧接着她拿起一个柳条编制的小篮子,对调研组一行说:“这个柳编的篮子就适合参加过中高阶段培训的姐妹们加工制作了,加工费就更高了。我们就是利用妇联的支持,不断对有兴趣的姐妹们进行培训,带动更多姐妹接单赚钱。现在固定给我加工的姐妹就有好几百人,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

  调研组一行刚走进设在村中周富荣大姐家的加工站,就听到屋里传出来的爽朗的笑声,周富荣大姐和一起参与加工的邻居老姐妹儿们围坐在炕头上正有说有笑地制作着玉米皮小鞋子。在交谈中周大姐说道:“我腿有残疾,老伴也去世了,身边就有个孙子,养老金和残疾人津贴一个月1000多块,妇联和杨姐又安排我家设立加工站,既能照顾家还能一个月挣1000多加工费,特别开心。”邻居卢玉鹅大姐补充道:“晚上没事就在家加工,加工一批就到这交活,还能一起聊聊天,挺有意思的。”

  在武清区黄庄城上村巾帼家庭手工坊,平日里不善言语的张雪芹大姐握着贾雪娜副主席的手激动地说:“特别感谢妇联对我们的支持,不但给我培训还帮我们对接北京的师资,特别是还帮我们创建‘城丰而上’品牌,开展电商销售,一个月差不多有几千块钱的收入。”贾雪娜副主席跟在场的区街村妇联主席交流道:“市妇联联动各级妇联创建巾帼家庭手工坊的初心就是帮助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守住家、抱住娃、挣到钱,而更深的意义在于把妇女群众团结在妇联组织身边,促进社会和谐和乡风文明建设,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让她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

  市妇联巾帼家庭手工坊在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参与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摸索,初步创建了依托“女能人”建坊、在村中站、在家庭布点的“坊、站、点”的工作运行模式,为妇女居家就业提供有效服务,让“小”手编成就“大”事业。下一步,各级妇联将联动发力组织,紧密结合妇女发展和妇联建设的工作实际,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积极挖掘、培育更多“女匠人”“女能人”,实现特色产业助推妇女创新创业、凝聚人心助力乡村振兴,让妇女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引领妇女姐妹争做伟大事业建设者、文明风尚倡导者、敢于追梦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