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研究生帮农民卖苹果 靠电商打开销路

17.11.2015  18:04

  “多亏丁总,两周时间就帮我卖出十几万斤苹果,要不我这滞销的20万斤苹果可怎么办?”天津市蓟县西龙虎峪的郭师傅经营着一个苹果园,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不过,这一情况在他遇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丁小恒后发生了改变。

   要把品牌做成中国“都乐”

  今年上半年,丁小恒与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2008级本科生高杨联合创建了“草帽农场”团队,致力于建立从“农民手中”到“用户家中”的O2O一体化“直通车”。丁小恒说,“创业要抓住痛点”,而他发现的“痛点”有两个:一是农产品是没有“标签”且直接入口的食品,如果出现问题难以溯源;二是在某些农村,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销路受阻。

  商品一般都有品牌,但农产品却很难有其专属品牌,而且农产品从种植到走入老百姓家中,中间有批发商、供应商等环节,不但增加成本,而且是否使用化肥、含食品添加剂等成为不统一、不可控的因素。

  丁小恒说,“草帽农场”经营的所有农产品,都是经过团队实地考察、从产地直接购入的。在做蓟县苹果项目之前,“草帽农场”还做过“陕西猕猴桃”“云南石榴”“汉沽玫瑰葡萄”等项目。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农产品的“扫码即视”,但也有了“草帽农场”这个“标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我希望把‘草帽农场’做成像美国‘都乐’一样的农产品品牌,人们一提起它,就会想到安全、绿色、可信赖。”

  靠电商卖出十几万斤苹果

  除了品牌,更让农户头疼的是销路问题。郭师傅说,自己辛苦耕耘的苹果园虽然取得了丰收,但20多万斤滞销的苹果让人郁闷。“以前有人上门收购,今年却没有人来。”正在郭师傅发愁的时候,“丁总”出现了。丁小恒利用电商平台两周之内帮他卖出了十几万斤苹果,且收购价格比以往每斤高出0.3元至0.4元。

  “在农村,一定要用好电商这个利器,搭起从农户到用户的直通平台!”丁小恒和团队利用微信、微博巨大的传播力在线上卖起了苹果,同时在市内设立若干自提点,方便市民取货。由于苹果是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的,省去了中间若干环节,60元一箱(20斤)的价格在市场上相当受欢迎,而“满15箱包邮”的优惠政策又符合时下最流行的“拼团”购物,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丁小恒说:“市场的培育、团队今后的长远发展,还是需要消费者的认可,因此要想走得远,我们应当做好产品本身。”他希望,正在开发中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今后能进一步完善,也希望帮助更多农户了解电商,找到经营发展的新平台。(记者 程婷 通讯员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