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慢行圈”7.2平方公里 彩色骑道一路美景

15.09.2015  17:46
   天津北方网讯 :城市交通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行分配,最为重要的就是公平,而过去,人们身边的每次道路改造都是单一地拓宽机动车道,结果路人行走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窄。如今,发展绿色交通已得到广泛认可,自行车与机动车开始拥有同等的“路权”。本市计划今年启动中心城区核心区绿色交通(慢行系统)改善工程,中心城区约7.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2条道路将被陆续改造,与以往不同,这次最大的亮点不再是强调道路加宽以及机动车占用几个车道,而是车行道要给人行道“腾地儿”,还将设计出醒目的彩色自行车专用道。那么,这些车道还有哪些亮点?本网为你一一解答。      亮点一 42条路都在繁华地界儿     中心城区核心区绿色交通(慢行系统)改善工程将计划从今年开始启动,至2018年建成。从划定范围来看,涉及计划改造的42条道路全部位于中心城区核心区。四至范围为:北至北马路,东至海河,南至南京路、蚌埠道,西至南门外大街、西马路,总面积7.2平方公里,包括和平区约5.2平方公里、26条道路,南开区约2.0平方公里、16条道路,目前42条道路的大名单已基本明确。尽管中心城区繁华地段寸土寸金,但是在42条道路的设计中,几乎9成以上都开辟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即便是金贵如滨江道(和平路—解放北路)、哈尔滨道(陕西路—大沽北路;大沽北路—解放北路)、和平路(赤峰道—营口道)(南马路—荣吉大街),也要在有限的空间里缩减车行道,开辟出人行与非机动车共用的道路。      亮点二 53处建筑文物路上慢慢赏     海河两岸已成为天津的一道亮丽风景带,沿线建筑、桥梁、绿化,每一个段落都值得品味、流连。汽车呼啸飞过,眼前风景匆匆撇在身后,人们总恨不得可以“慢下来”,仔细欣赏沿路的风景。而这次的“慢行圈”设计,将圆了大家走走停停一路观景的心愿。     在42条计划改造道路中,张自忠路、台儿庄路和海河东路都是位于海河两岸的道路,改造时,将在靠近海河堤岸的现有人行道区域专门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路,自行车道宽度为4米,采用彩色混凝土沥青路面,并设置路面标线、标牌等警示标志等。虽然目前彩色路面的颜色尚未选定,但将会选择亮丽、醒目的色彩,因为这样可以给骑行者明确的视觉导向,只要看到彩色路,就可以放心骑上去。     除了海河的河景,7.2平方公里的“慢行圈”里,还有5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风貌保护建筑如繁星般散落其中。比如鞍山道上的静园、滨江道上的基泰大楼旧址、中共北方局旧址、哈尔滨道原法国工部局、大沽北路的花园大楼旧址……而这些并不是每一个天津人都熟悉并探访过的人文风景。而在“慢行圈”形成后,人们就可以骑上自行车或是缓步慢行,走进那条条街道上的座座亭院,了解身处的这座城市,寻找和倾听建筑“讲述”的岁月故事。      亮点三 84个安全岛方便行人过街     根据不同道路改造方案,“慢行圈”里部分道路由车行为主改为人行为主,大幅压缩车行道比例,增加人行道宽度。但同时,道路的断面设计同样因地制宜,谨慎考虑了道路承担的流量大以及周边区域范围的功能。因此在这42条道路中,有多条道路在断面设计上结合了实际情况,在单侧或双侧设计了停车带。同时,考虑行人过街安全,还计划新建安全岛84个。     以禄安大街(多伦道—荣吉大街段)为例,改造前道路红线宽度为25米,双向4车道,其中两侧各2.5米的人行道加20米的车行道。改造后,两侧人行道加宽至各3.5米,人行道内侧为各3米的非机动车道,道路最中央为12米的机动车道以及两侧路边停车带,改造后路面为双向2车道。     多伦道(兴安路—新华路段)也是一个显著的实例,改造前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单向2车道,中间14米车行道,外侧为各3米的人行道。改造后,外侧各3米人行道不变,双侧各设2.5米宽非机动车道,最中间的机动车道以及单侧路边停车带共9米宽。      亮点四 4条车行道或将变步行街     据了解,本项目道路工程实施中,有些道路将改变原有道路性质,由车行为主转变为人行休闲为主,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已有计划或将花园环岛路、承德道、丹东路和辽宁路的部分路段的车行道改为步行街。     其中,花园环岛路改造前宽度为12米,单向2车道,改造后在不调整道路宽度的情况下,将改为步行街。承德道(和平路—新华路)改造前宽度为16米,单向2车道,丹东路(和平路—新华路)改造前宽度为16米,单向2车道,辽宁路(赤峰道—营口道)改造前宽度为12米,单向2车道,这三条路改造后计划将车行道改为步行街,在接口设置护柱,阻止车辆由此道路进入中心公园。步行街路面主要采用仿花岗石材质路面。此类道路在人行道区域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加以花坛、设施为主的街道小品,提高步行出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