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关于发布2017年种植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及种植技术意见的通知

27.03.2017  21:47

      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遴选了2017年20个种植业主导品种、5项主推技术及3个主要作物种植技术意见,请各区县结合今年生产与气候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在关键农时、关键技术生产环节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展示和培训,指导农户推广应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选择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意识。


第一部分    种植业主导品种(20个)

玉米(10个):
      春玉米:纪元128、伟科702、飞天358、郑单958等品种;
      夏玉米:京农科728、纪元128、华农138、华农118、郑单958、三北218、蠡玉13等品种。
水稻(6个):
          津原89、武津粳1号、津原93、津原E28、津原47、津稻179等品种。
棉花(4个):
      建议选用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推荐国欣棉9号、GK99-1、希普6、嘉星4号等品种。


第二部分    种植业主推技术(5项)

玉米(2项):
      1、提质增密促壮苗播种技术
      一是种子精选包衣。选购经过精选包衣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5%以上。二是单粒精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秸秆还田的地块,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cm,抛洒均匀;播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拥堵。播深3~5cm,行距55~60cm、株距23~28cm。三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一般春玉米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夏玉米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5000株。四是推广简化高效施肥,即播种时一次性施足长效缓控释肥,每亩施入40~60公斤(养分含量≥45%),如底肥不足,应于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每亩追施15公斤左右尿素。
      2、夏玉米补水延收保粒增粒重技术
      夏玉米拔节期、抽雄前10天、后20天和灌浆期遇旱浇水,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在不误种冬小麦的前提下,将夏玉米收获期推迟到10月5日~8日收获,充分 10月初的光热资源。
      水稻(2项):
      1、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水稻育秧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秧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秧专用基质。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省去取土、施肥等多重工序,把繁琐的育秧技术变得简单易行,且育出的秧苗健壮,盘根结实,便于配套机插,形成水稻高产的适宜群体结构,为水稻高产打好基础。
      2、水稻减量减次施肥技术
      按照“绿色、增产、效益”并重的原则,推广水稻减量减次施肥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化肥零增长。对此提出:重施底肥,追肥减量,合理追施的轻简施肥方式,改变目前我市种植水稻氮肥总量大,施肥次数多,肥料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将全生育期施肥次数由5次降低到4次,追肥总氮量减少50%。即:底施水稻专用控释肥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追肥3次,追肥总量控制在20公斤以内。插秧后15天左右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过15~20天每亩再追施尿素7.5公斤;7月20日前后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
棉花(1项):
      棉花氮肥高效利用技术
      1、我市适合棉花生产的有效积温较低,注意不可选用生育期偏长的品种,应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生育期125d左右的中早熟品种。
      2、一次性底施棉花专用缓释肥40kg/亩,可满足多数棉田全生育期的肥料需求(根据具情况体掌握,旱、薄、盐碱不发苗棉田可适量增加施肥量;对于土壤基础地力较高,后期易旺长的棉田,可适当减少施用量。另外,如初花期前遇特殊干旱,盛蕾至初花期阶段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5-10kg,正常年景可不追肥)。
      3、扩行缩株增密,保证棉田良好的通透条件。大行距90-100cm,小行距50-40cm,一般棉田亩密度3000-3500株左右,瘠薄棉田亩密度4000-4500株。
      4、重视蕾期和打顶后的化控。一般棉田6月中旬左右,4个果枝时要开始进行化控;之后结合植保措施10-15d化控1次;棉田打顶后注意加强化控,一般应进行1-2次重控。
      5、深松深耕,创造良好耕层环境。3年深松一次,深松机深松25cm以上。秋耕冬灌以后,冬季经冻融交替,可以疏松土壤,协调根冠关系,培养健根壮株棉田。


第三部分  主要作物种植技术意见(3项)

2017年天津市玉米种植技术意见


      近年来,受玉米库存压力及价格下跌的影响,我国与我市出台了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使我市玉米生产面临较大压力。为更好地促进玉米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根据我市自然资源与近几年玉米生产现状,今年玉米继续以简化种植、高产高效为目标,重点推广提质增密促壮苗播种技术、防灾减灾技术以及夏玉米补水延收保粒增重技术等。关键技术如下:
      一、提质增密促壮苗播种技术
      1、选用高产耐密品种
      重点示范推广耐密抗倒、适宜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以及适宜粮饲兼用的玉米品种。根据近几年品种种植情况与综合表现,春玉米建议选用纪元128、伟科702、飞天358、郑单958等;夏玉米选用京农科728、纪元128、华农138、华农118、郑单958、三北218、蠡玉13等品种。
      2、适期适墒播种
      春玉米:冬灌地和春季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区,将播种期推迟到5月初~5月中下旬播种,使玉米生长与我市光热水资源同步,避免发生卡脖旱,同时躲过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的危害。没有冬灌的地区,应于4月中旬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抢墒播种,确保出苗。
      夏玉米:应于小麦收割后及时抢种,争取6月25日前播完。底墒不足的,及时浇蒙头水,确保及时出苗,出全苗。
      3、提质增密播种
      目前,我市已全面推广单粒精密播种,在种子质量、秸秆还田质量与播种质量上要求更为严格。应选购经过精选包衣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5%以上。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尤其是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播种的夏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应小于10cm,抛洒均匀,确保播种质量。播种时应做到株行距、深度均匀一致,不漏播、不拥堵。一般春玉米适宜播种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夏玉米适宜播种密度为每亩4500~5000株,播种深度3~5cm,行距55cm~60cm、株距23cm~28cm。
      4、简化高效施肥技术
      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推广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即播种时一次性施足长效缓控玉米专用肥,一般每亩需施入40~60公斤(养分含量≥45%)。如果底肥数量达不到要求,应在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追施15公斤左右尿素。由于近几年我市夏季经常遭遇连续强降雨,养分流失较大,应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适当补充养分。同时,高产田(亩产700公斤以上)对养分需求增加,也应视植株长势,适当增加追肥数量。
      二、防灾减灾技术
      1、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防除杂草、粘虫、玉米螟、穗蚜、褐斑病、叶斑病等病虫草害。一般于播种后喷施金都尔或玉草净等进行土壤封闭防除杂草,或与杂草幼叶期选用茎叶除草剂进行除治。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生物与化学药剂等防治病虫害。对玉米螟的防治,可采用放飞赤眼蜂,或喷施生物农药BT乳剂进行防治。大力推广植保机械化,实现粘虫、玉米螟等主要虫害机械化、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
      2、旱、涝、雹灾防治与补救
      针对灾情发生时期与危害程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灾害损失。重点对春旱、伏旱(卡脖旱)、灌浆期干旱补水灌溉;对涝灾田采取深耕深松、追肥及叶面喷肥相结合;对雹灾玉米视发生程度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补救措施。
      3、化控防倒
      近几年由于土壤耕层条件恶化,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倒伏危险加大,应推广化控剂防止倒伏。目前常用的有金得乐和吨田宝两种化控剂,其中吨田宝化控剂建立了6展叶防倒(喷施抗倒剂)和9展叶增穗(喷施扩穗增粒剂)的双重化控技术,可实现缩株增密和扩穗防早衰双重效果。
      三、夏玉米补水延收保粒增重技术
      1、增浇关键水,提高粒数,增加粒重
      在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遇旱及时浇水。尤其在夏玉米拔节期、抽雄前10天、后20天和灌浆期等时期遇旱,应及时浇水,促进植株正常生长,保证和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
      2、适当延迟收获,提高灌浆粒重
      适当推迟夏玉米收获期,于10月5日~8日收获,尽可能利用10月初的光热资源,争取夏玉米能正常成熟,提高后期灌浆粒重。


2017年天津市水稻种植技术意见


      2017年我市水稻生产要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方针,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要求,以“增加面积、简化栽培、提高效益”为主攻方向,强化技术支撑,大力推广水稻生产轻简化栽培,因地制宜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水稻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
      重点围绕打造天津小站稻品牌、全面提升小站稻品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水稻品种。一是重点示范推广津原89、武津粳1号、津原93、津原E28、津稻179及津原47等水稻高产优质品种,实现全市稻区优质品种全覆盖。二是要遵循适种适管原则,对于不同的品种要根据其特点提供一种一法的管理措施,不提倡栽培技术一刀切。2016年我市部分水稻品种发生倒伏,其中津原47发生最为严重,分析原因:一是津原47分蘖力强,在栽培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其发生倒伏的危险性增大;二是盲目增加施肥量,导致群体过大;三是稻田长期淹水,特别是水稻生育后期一直保持较深水层,根际生长环境变劣。其中栽培密度及施肥方式出现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按照适种适管的原则,不同品种采用同样的施肥灌水方法,造成有些品种倒伏现象发生。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仅需要良种良法配套,更需要一种一法配套。
      2、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
      为解决我市水稻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传统育秧方式育出的秧苗与插秧机不能有效融合的难题,推进我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2017年我市将以水稻轻简化栽培为核心并着力将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贯穿到每项技术措施当中。
      (1)水稻基质育秧技术
      水稻基质育秧省去取土、施肥等多重工序,把繁琐的育秧技术变得简单易行,育出的秧苗健壮,盘根结实,便于配套机插,且插秧后无需补秧,也没有缓秧期,容易形成适宜高产的群体结构。育秧基质里含有水稻秧田期所需全部养分,因此秧田期一般无需施肥,但是采用小拱棚或者平铺育秧的,由于浇水导致肥料流失,可在二叶一心期亩追施硫酸铵15~20公斤。2017年我市对水稻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经营主体仍将采用育秧基质物化补贴办法,由于今年在补贴实施方案中对基质产品的理化指标及试验年限进行了适度调整,因此,今年补贴的基质产品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也造成育秧管理更为复杂,因此,农户在采用基质产品育秧时,要认真阅读基质产品使用说明及操作规程,针对不同产品,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避免因传统经验管理造成育秧失误。
      (2)水稻无纺布覆盖技术
      水稻无纺布覆盖育秧技术是用特制的防老化长丝无纺布替代塑料薄膜做覆盖保温材料进行水稻育秧,育秧期间不再通风炼苗就能培育出优于塑料薄膜覆盖的健壮秧苗。育秧时可采用支架起拱棚也可平铺。小拱棚或者平铺育秧的床面要做成高床低沟,利于排水,针对育秧期间的气候特点,在采用无纺布育秧时要增加一层塑料薄膜保温,秧苗立锥至齐苗期揭掉。
      (3)减量减次施肥技术
      按照“绿色、增产、增效”并重的原则,推广水稻减量减次施肥技术,实现我市水稻生产化肥零增长。对此提出:重施底肥,追肥减量减次的轻简施肥方式,改变目前我市种植水稻氮肥总量大,施肥次数多,肥料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将全生育期施肥次数由5次降低到4次,追肥总氮量减少30%。即:底施水稻专用控释肥40公斤、硫酸锌1.5公斤;追肥3次,追肥总量控制在20公斤以内。插秧后15天左右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过15~20天每亩再追施尿素7.5公斤;7月20日前后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
      3、水稻合理管水技术
      水稻是长在水里的作物,但不是长期泡在水里才能高产,近年来,我市水稻生产中,特别是作为水稻主产区的宝坻区,经常发生水稻长势很好,但是产量不高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016年我市部分水稻品种发生倒伏,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长期深水造成的。因此,今年的水稻生产要大力提倡合理管水技术。重点要抓好两个时期的灌水管理(1)够苗晾田。当水稻进入分蘖高峰期即分蘖数不再增加时期,进行落干晾田,控制无效分蘖,促大蘖成穗,晾田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续10天左右。中间上一次跑马水,使田面保持湿润状态。(2)后期间歇灌溉 晚停水延长灌浆时间。抽穗扬花过后采取间歇灌溉措施,使后水不见前水,田面处于干干湿湿状态,达到养根壮秆,活棵成熟的目的,要求10月5日后停水,保证湿田割稻。
      4、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从保护小站稻安全生产出发,树立“绿色植保”新理念,重点防治对我市水稻生产危害较大的四病(立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穗茎瘟)四虫(稻摇蚊、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飞虱)的防治。在防治上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全面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能力,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强化健身栽培;二是大力推广性诱剂诱杀、喷施BT生物制剂及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农药等技术,防治主要病虫害;三是对必须用药的要遵循有效、低量、无污染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农药用量,并加大飞机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5、水稻适时收获技术
      适时收获是确保产量、品质以及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我市种植的水稻品种生育期多在170天以上,这样的品种在抽穗后55~60天才能达到完熟程度,以我市正常8月20日为齐穗期,在兼顾产量和米质的情况下,我市水稻最佳收获时期为10月20~25日。


2017年天津市棉花种植技术意见


      针对我市适合棉花生长发育积温低,植棉土壤环境普遍较差,病害重,易积涝,棉田管理用工成本高等限制因素,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原则,提出以集成高产、抗病、抗逆、早熟品种+深土培育壮根+“两足三适”播种+科学肥水管理+系统化调+统防统治的简化高效种植技术意见。
      1、品种选择
      选用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推荐国欣棉9号、GK99-1、希普6、嘉星4号等品种。
      2、深松深耕
      3年深松(深耕)一次,深松机深松25cm以上,利于培育健壮根系,并提高水肥资源效率。
      3、“两足三适”播种
      “两足”即足墒足肥播种。足墒—提倡棉田进行秋耕冬灌,早春土壤返浆前后做好耙轧,暄土保墒,保证播前墒情充足。未能进行冬灌的棉田,一般在确定播种日期前15d左右造墒。足肥--底肥充足。推荐每亩底施棉花专用缓释肥40kg(如果不用棉花专用缓释肥,可每亩底施尿素5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0kg、硼砂0.5kg、硫酸锌1kg),并增施有机肥。“三适”即适宜播期、适宜密度、适宜播深。播期以5cm地温稳定通过(5天平均)14℃为基本标准,我市一般4月15-28日为适宜播种期,在适宜播期内,根据天气情况抢“冷尾暖头”播种。适宜密度,扩行缩株,大行距90-100cm,小行距50-40cm,一般棉田亩密度3000株左右,瘠薄棉田亩密度4000-4500株。适宜播种深度为3cm。
      4、适时灌溉、及时排涝
      重视蕾期和花铃期的水分管理,遇旱及时浇水(浇水要小水,速灌速排),遇涝及时排水。
      5、追施氮钾肥,抑旺防衰
      未施用棉花专用缓释肥的棉田,分别于盛蕾期-初花期追施尿素10kg,硫酸钾5kg或氮钾复合肥15kg(施用棉花专用缓释肥的棉田可不用追肥,或追施尿素5kg+硫酸钾5kg)。有早衰迹象棉田8月上旬至9月上旬进行叶面喷施水溶性氮钾肥。
      6、系统化调、简化整枝
      棉苗出土显行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5g/亩。根据棉株长势及天气情况进行化控,结合病虫害防治,少量多次进行,从盛蕾期开始,盛蕾期、初花期、打顶前后、打顶后10d(间隔时间固定为10-15d,蕾期干旱,化控从初花期开始),各时期缩节胺喷施参考量(根据棉田长势情况酌情调整)分别为0.5g、1.5g、3g、5g。吐絮后期(9月底10月初,日平均温度20℃)用乙烯利催熟。通过化控调节,可简化去叶枝和多次抹赘芽等环节, 7月15日左右打顶,特别要注意打顶后应加强化控。
      7、病虫害机械统防统治
      病害以预防为主,虫害在防治关键时期加强统防统治。重视盲蝽蟓的防治,防治时间在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