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倔强”父爱成就“惊艳”人生 三十年,将脑瘫儿子培养成拳击手

12.06.2015  17:13

中宣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中国妇女报记者 耿兴敏 发自北京 中宣部、全国妇联10日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汪宝柱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先进事迹。

  汪宝柱、刘世昌、刘聪玲、林双凤、王克华、刘时粘、何利群、意西泽仁、吕昕烛、贺俊花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庭教育,悉心建设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用优良家风涵养子女心灵,用言传身教促进子女成长。在全社会公开发布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活动现场宣读了《中宣部、全国妇联关于汪宝柱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的表彰决定》,播放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短片,现场展示并诵读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楹联和诗词,主持人对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代表进行了采访,向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妇女报记者 高丽

  “没生孩子之前,无法体会为人父母的心情。” “大嗓门儿”的汪宝柱在说这句话时,声音比日常调降了八度。

  在妻子眼中,他“倔强,较真儿”,在亲朋好友看来,他是一名“硬汉”,但此刻的他流露出的是满满的父爱。

  30年前,儿子汪强出生,但初为人父的喜悦与病危通知书一道而来。因孩子早产,生下来就被诊断为脑出血、肺炎、抽风等五种病症,35天的抢救,小汪强总算保住了性命。

  “到1岁多他连坐都坐不住,也不会说话。被医院诊断为脑瘫滞迟。”自此,汪宝柱和妻子刘惠琴带着孩子开始了漫长的寻医问药之路。当时,各大医院一致说“没有希望”,汪宝柱和妻子心急如焚,就算听到一些“偏方”,也会赶紧抱着孩子去试试,但结果总是令人失望。

  汪宝柱和妻子是天津手表厂的普通工人,为给孩子攒钱治病,汪宝柱在外兼职劳力,那时的他一次能扛九袋面。

  汪强6岁了,同龄的小伙伴都上小学了,他却走路还走不稳。刘惠琴哭着对丈夫说:“将来谁来照顾孩子!”

  “我来治!”汪宝柱此言一出,引来一片否定,甚至有人说他“痴狂”,但“痴狂”的他下定了决心:不仅让儿子自理、自强,还要服务他人。

  毫无医学知识的汪宝柱开始买来大量专业医学书籍,一页一页地啃读,亲手为儿子治病。

  坚韧了半辈子的汪宝柱向记者袒露:“也有迷茫、无助的时候。”他拿起一本已泛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向记者翻阅,有几行字他做了“重要”二字的笔记:量变决定质变,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这段话影响着我们一家三口的命运。”汪宝柱仿佛有了信仰一般,每天坚持为儿子做3至4个小时的按摩治疗。一年之后,儿子终于学会了发音。7岁半时,汪强突然开口数了一个数,随后几年,汪强慢慢学会了数数、走路、100以内的加减法、上下楼梯……他每一点的进步都浸满了父母的血泪与辛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