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旬“船老大”坚持手工织网15年 飞梭走线留住传统技艺

25.04.2016  13:18

  “打鱼踏着夕阳而归,织网趁着月色而就”是旧时渔民的生活写照。“织渔网”这门充满滨海渔家特色的老手艺,与每天定时出海和归航的渔船一样,沉淀出历史的味道。如今,机械化的生产已渐渐取代了人工织网,渔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再像父辈那样熟悉织网技艺。然而,滨海新区蔡家堡村72岁的老渔民赵家岺虽离船上岸近20年,但他坚持手工织网15年,并掌握10余种传统织法,每年织网100多副。他表示,一直坚持飞梭走线扎绳结网,就是将中国传统手工织网工艺传承下去。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赵家岺家看到,他正在小院外织网,绕满渔线的梭子来回穿梭,已有一大片的渔网织成。而渔网的一头是一条手腕粗的绳子,足有30多米长。“这绳子是底纲,扎网用的,也是整副渔网最重要的绳子。”赵家岺说,追溯最初学会织网的时间,他也不记得了,“反正很小的时候就会织了,是渔民‘与生俱来’的技能吧。”

  记者了解到,蔡家堡村紧邻渤海,建立于明初,曾是天津市捕捞渔船最多的渔村,拥有船只数量占汉沽渔船总数的70%,村里大多数人都会织网。渔网的组成也有学问,一般由网衣、绳索、浮纲、底纲等构成,一般按操作方式和结构分为拖网、拉网等十多种大小不同的网具。到20世纪80年代,渔网制作开始机械化,渔网多由人工编织而成的这段历史开始成为一段回忆。

  赵家岺告诉记者,他18岁上船出海打渔,22岁当船长,漂风打浪近40年。海上丰富的捕捞经验,让赵家岺对各种网具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什么季节用什么网,哪种网具好用。同时,在捕鱼技术运用、网具改进等方面都留心观察,细心体验。几十年来,他经历了渔网从手工编织到机械化生产的变迁。

  “传统网具织法繁多,会根据不同的鱼类品种编织不同的网具,凝聚了先人的聪明和智慧,应该传承下去。”赵家岺说,2001年,他开始利用自己熟悉渔家各种网具的特长扎绳结网,包括拉网、大流网、兜网、罾网、跑网、抢网、拖网等10余种,全部是手工传统工艺。没想到,本想是为了自娱自乐,却受到周边渔民的欢迎,买走用于捕鱼生产。赵家岺每年可以编织100多副。

  赵家岺告诉记者,2011年5月,按照滨海新区建设要求,蔡家堡村整体搬迁,这让他感到了保留渔家文化的重要性。“编织渔网也是渔家历史文化的一种,如果不系统整理下来,就会随之失传。”赵家岺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同时希望有年轻人学习手工织网,一方面秉承中国传统的制网工艺,自己还能收获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