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17.08.2016  11:35
  编者按

  8月16日出版的《求是》2016年第16期刊发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的文章《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本报今日全文转载。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优先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努力奋斗。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出路,必须把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创新发展是应对危机挑战、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治本之策。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平庸增长。打破这种“平庸”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结构性调整和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短期政策刺激、经济杠杆的过度运用只能救“一时”、救不了“一世”,只能“救急”、不能“治本”,更不可能把病根拔掉。只有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产品创新,才能做到“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

  创新发展是紧跟科技和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现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通过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这步先手棋,谁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创新发展是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大逻辑、实现动力转换的战略抉择。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规模、结构、效率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老是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打拼、在“微笑曲线”底端摸爬,不会有出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推进供需结构由低效错配向高效平衡转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十二五”期间,天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GDP年均增长12.3%,今年上半年实现9.2%的增长,靠的正是创新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增量弥补了传统产业的减量,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5%,占据“半壁江山”。实践证明,能不能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动力在创新、出路在创新、希望在创新。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引领,是制度创新的重要目的;制度优势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是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我们取得创新突破的重要法宝。推进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本质上是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两个轮子一快一慢不行,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也不行,必须坚持双轮驱动、同向而行、相互助力,把创新发展的基点夯实、路子拓宽、动力做强。

  二、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加大科技供给,强化与产业对接,优化创新生态,为创造新的更长增长周期提供新动能。

  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统筹抓。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必须坚定不移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创新上,力求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有大突破。当然,自主创新决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要以开放的心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天津立足自身制造业技术优势,一方面,抢抓“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加快推进技术高新化、产业高端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围绕“一区二十一园”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加强研发合作,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开发出居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效中空纤维系列膜组件、新型载药支架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力争掌握更多“一招鲜”、“几招鲜”技术,培育更多“杀手锏”产品。

  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抓。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必须打通产学研用的“结点”,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强化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我们围绕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支柱产业,整合创新资源,搭建技术创新、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直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打造技术研发转化和产业集聚高地。我们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火箭总装基地,目前周围已聚集19家航天企业。前不久成功发射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就是由天津总装完成的。坚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创新,“去旧”与“来新”相统一,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深入开展“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让“老树发新芽”,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企业创新与大众创新联动抓。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科技型企业孕育成长的土壤。我们坚持企业创新与大众创新、社会创新相融合相促进,一方面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实现“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 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建立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双创特区”,引进腾讯、阿里巴巴、甲骨文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新型创业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筑巢”与“引凤”一起抓。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引才聚才,要有好的政策环境。我们坚持以政策引人、以事业留人、以机制激励人,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实行“一张绿卡管引才”,让人才近悦远来。培育领军拔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建设专业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三、让制度创新成为发展引擎的点火系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制度创新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的点火系。要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着力构建有利于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

  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同发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切实创新政府管理,更好发挥抓规划、抓大事、抓环境、抓导向、抓服务的职能,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天津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深入推进“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号码管服务”等“十个一”改革,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创新创业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打造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变“企业动嘴、政府跑腿”为“企业动嘴、企业跑腿”,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促进。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之间的通道,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必须协同推进科技体制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培育产学研用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格局。一是抓住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落实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强化创新倒逼机制,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改革示范带动作用,做好“放、去、创、管”四篇文章,以出清、出让、混改、上市“四个一批”改革,“”出企业活力;以去行政化、去社会负担,“”掉企业包袱;以搭平台、建机制、强团队,“”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管好资产管住人,“”出企业高效益,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创新发展“新航母”。二是抓住创新激励这个关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管理基础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探索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鼓励企业职工领办创办“小创公司”。三是抓住政策环境这个保障,发挥配套改革的联动作用。深化财税、金融、产权保护、收入分配等相关领域改革,降低创新成本。充分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清单,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一助两促”活动,建立健全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给企业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

  京津冀协同新聚优势。打破行政界限,破除技术垄断和市场分割,推动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增强集约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天津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借重用好首都新资源,建设京津冀全面新改革试验区,打造京津冀协同新共同体,共建技术交易市场、科技孵化器,推动科研设备、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组织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进产业对接、集聚、升级。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
地铁5号线部分车站亮相
  地铁5号线目前进入全线冲刺阶段,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