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播发通讯报道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11.02.2015  10:18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5-02-10   
   
   
   
  新华社9日播发通讯,报道本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用“凡人善举”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祥地,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群众需求为本,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27年薪火相传,助人为乐在朝阳里社区蔚然成风,志愿者用他们的“凡人善举”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扶危济困    开启27载志愿服务之路


  1988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办事处开展的“万户居民问卷调查”中显示,生活在朝阳里的13个孤老、残疾和困难家庭存在生活困难。在朝阳里社区党支部的号召下,1988年10月,6名居委会成员和7位积极分子成立服务小组,为这13个困难家庭提供义务包户服务。


  这个13人的服务小组,成为我国最早的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雏形,如星星之火一般点燃了朝阳里社区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


  27载薪火相传,志愿服务在这个社区已经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孟昭梅阿姨2002年从居委会退休后,就与81岁的孤老户钱淑珍奶奶结成“对子”。孟阿姨每天到老人家里陪她聊天、散步,精心做好一日三餐给她端过去,大年三十,陪着老人吃完饺子才回家。钱奶奶胃出血住院,孟阿姨端屎接尿,忙前忙后。


  如今已经94岁的钱奶奶住进了养老院,孟阿姨便每隔一两天就把营养餐送到远在城郊的养老院。孟阿姨告诉记者,我什么也不图,就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献一点爱心。

   

  2005年,离婚的刘爱珍带着13岁的孩子搬进了朝阳里社区。看到她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志愿者王志仁为她送去了钱物,天冷送衣服,过节送米面,并用专项的扶危济困爱心款,帮助刘爱珍的儿子完成了学业。


  刘爱珍说:“没有志愿者,就没有我这个家。现在我也鼓励孩子奉献爱心,回馈社会,把志愿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从“老三送”到创新社区志愿服务


  2月3日,周济宏老夫妇家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演出,朝阳里社区志愿者会员单位和平文化宫文艺小分队给他们带来了独唱、古筝和古典戏法表演,京剧“和平杯”十大名票的崔晓云还推掉商演,为他们演唱了空城计选段。


  这种名为“一个人的春晚”的演出形式,是文艺小分队为社区特困、残疾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养老院老人送去的特殊温暖,即使观众只有一个人,他们也会精心演出。从2008年小分队成立至今,已经演出近百场。


  新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慧兰说,二十多年来,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始终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服务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创新,从最初的送煤、送菜、送炉具,到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同时也为志愿者量力而行、经常参与提供了多种选择。


  外来务工人员经常没时间照顾子女,社区志愿者就组织了“流动花朵”活动,每周都给外来务工子女教唱歌、画画,带他们做游戏,让这些“流动花朵”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磁石效应聚合志愿服务


  卢梅生的母亲陈秀文是当年13个志愿者发起人之一。卢梅生虽然身患脑血栓,61岁的他依然认领了小区的卫生保洁志愿岗。在朝阳里社区,很多居民一家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


  南开大学教授唐忠新说,朝阳里社区志愿者来自普通百姓,倡导的是凡人善举,志愿服务的种子很容易在群众的心中深深扎根、发芽,不仅实现了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还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代际传承,接续发展。


  1990年,天津医科大学护理系学生集体加入了新兴街志愿者协会,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之一,从科教宣传、义务家教到康复训练、电脑培训,从查体义诊到定期走访老人,社区经常闪现着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2002年10月以来,天津医科大学5345名同学的血样被载入中华骨髓库,23名同学为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7年来,在志愿精神的引领带动下,志愿服务由最初的星星之火迅速扩展为燎原之势,和平区63个社区都成立了志愿者组织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也由13个人扩展到7.1万余人。